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中餐特色美味吸引海外粉丝
中餐走出去,特色美味吸引海外粉丝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中国大江南北,海外中餐馆将各种特色美食传遍五大洲。春节期间,本报驻外记者走访当地知名餐馆,感受到中餐在海外越来越受追捧,多样化的中国特色美味不断吸引着海外粉丝。
图 新华社
从喜欢吃中餐开始爱上中国
取面、分段、搓圆、按压、擀皮、包馅、封口、压边,不到一分钟,一个韭菜盒子就包好了,上锅煎至两面金黄,就可端上食客的餐桌。用剪刀由中间一分为二,浓浓的韭菜鸡蛋香味四散开来——这是巴西圣保罗荣和中餐厅最受欢迎的一道菜。
晚上9时,可容纳144人的荣和中餐厅已经基本坐满了客人。一道道中式菜品从厨房送到餐桌,除了韭菜盒子,水饺、炒面、合菜盖帽、油淋鸡等也是食客们喜欢点的菜。餐厅会计蒋美玲说,午饭时生意更火爆,有的巴西客人宁可等上一个多小时也要吃到中国美食。
荣和在圣保罗可谓小有名气。“电视台、报纸都报道过我们店,各路媒体采访不下几十次。”蒋美玲说,店里的师傅还经常被邀请到当地电视台参加厨艺展示节目,现场表演拉面绝活。
如今,这里的六成食客是巴西人。巴西人喜欢吃煎炸食品,为了适应当地食客的口味,荣和在保持原有传统中餐的基础上,开发了类似炸饺子、炸馄饨等菜式,这也为餐厅加分不少。本报记者和来吃晚饭的巴西人埃勒库里斯聊了起来,他自己有一家巴西餐厅,但是几乎每周都会来一次荣和,“因为这里的中餐有特色、味道又特别好,卫生也让人放心。”
很多巴西人从喜欢吃中餐开始爱上中国。在荣和餐厅,大门左手的墙上挂着关云长、穆桂英等中国历史人物的泥塑;厨房工作间外的墙上悬挂着老北京胡同观赏图;在收款台上,也像许多中餐厅一样,摆着一颗翠绿的白菜摆件。“总有客人问我,为什么要摆一颗白菜,我就跟他们解释白菜寓意财源广进;有人特别喜欢门口那些泥塑,说太漂亮了,问我可不可以买。”蒋美玲说,每次听到巴西人说喜欢中国,就“还蛮开心的”。
多元化中餐迎合不同食客口味
中餐在美国也比较火。最近,杭州甘其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哈佛大学核心区域开了一家包子店,引得哈佛学子为之倾倒。这家店的包子口味正宗、原料新鲜、制作标准化,让美国客人品尝到了地道的中国“点心”。每天在这里排队买包子的人络绎不绝。
中国菜永远都流行,这没错,不过在美国,很多人品尝到的往往都是美式中餐,其实是“中餐西做”,变成了迎合美国顾客的酸甜口味,与地道的中餐有些差异。此外,美式中餐常常以低价的快餐形式出现,给人低端、廉价的印象。
不过近些年来,地道的中国餐馆越来越受欢迎。在华盛顿特区,一家广东餐厅“大红袍”开业。据老板陈先生介绍,他有一家售卖快餐的中餐厅,新开的这家定位更高端,菜品是地道的广东菜。
吉利安是中餐的忠实粉丝,她告诉本报记者,之前她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对中餐没有特别的偏爱,吃了多年还是老几样。随着身边的中国朋友增多,她对中国的养生文化、美食文化有了更多的理解,也就愿意尝试更地道的中式食品。她开玩笑说:“中国女生说吃猪蹄能美容养颜,我已经尝试过了,口味很棒,希望有效果。”
如今,很多国内知名的餐饮品牌如海底捞、大董烤鸭、小肥羊等也都进入了美国市场。美国中餐协会主席朱天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美国,经过本土化改造的中餐在品相、口味上都比较适合美国人的口味,也不必进行特别推介。但实际上美国人更喜欢地道的中餐,只是因为不了解,不愿尝试,或者不知道什么是地道的中国菜。
中餐馆在欧洲早已随处可见
法国巴黎洲际酒店旗下的和平咖啡厅是一家百年老店,被列为法国历史古迹,紧邻巴黎歌剧院。3年半前,和平咖啡厅推出中式早点曾被视为一个标志性事件。
日前本报记者在和平咖啡厅采访时看到,中式自助早餐豆浆、油条、白粥、馒头、菜包、肉包、烧卖、咸鸭蛋、炒饭等一应俱全,肉松、豆腐乳、香菜、香葱、小咸菜等佐料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就餐的大部分为欧美客人。服务员埃马纽埃尔对本报记者说,自推出以来,中式早点一直很受欢迎,现在他们每天早上都供应中式早点。
品尝后,本报记者觉得中式早点的味道非常地道,尤其是豆浆的原香回味无穷。早餐部主任贝蒂告诉本报记者,为了推出让客人满意的中式早点,酒店行政总厨与其团队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深入巴黎各个华人街区,考察中式早点。然后精心分析、研究,又经过两个月的尝试、推敲,最后才隆重推出。
“中餐馆在欧洲早已随处可见,”比利时国际中餐业联合会会长杨丐镜对本报记者说,无论是哪个欧洲国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城镇,都会有至少一家中餐馆,“以比利时为例,比利时全国人口约1100万,中餐馆就有2000多家。”
比利时中华妇女联合会主席杨爱娥也从事餐饮业,她对本报记者说,一家好的中餐馆既是外国人品味中华美食的地方,也是体验中华文化的场所。比利时前首相迪吕波上世纪80年代起就光顾她经营的餐馆,至今依然是常客。
欧洲华侨华人青年联合总会执行会长傅旭海认为,欧洲的中餐行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正经历华丽转身:一是从夫妻店式的家庭作坊向大规模的正规饭店转变,10年前拥有100个座位的中餐馆在欧洲还很少见,现在拥有300至500个座位的中餐馆在欧洲大城市都可以找到;二是从低价位向中高价位转变,中餐正逐渐跻身于欧洲餐饮业的主流位置。
(本报圣保罗、华盛顿、巴黎、布鲁塞尔2月5日电 记者侯露露、张朋辉、李永群、任彦)
《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06日 22 版)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中餐 中国 餐馆 海外 中式餐点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