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好声音 好声音
农工党张宝义:国家智库建设要总体规划分类指导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总体目标。《意见》的颁布体现了国家对决策咨询工作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执政党和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上进一步向科学化和民主化迈进。当前,中国智库建设进入“井喷”时期,总体上发展很快,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发展重数量轻质量。我国现有研究机构2500多家,专职研究人员3.5万人,工作人员27万人。但在两千多家智库中,得到国际上认可的只有426家,在2015年全球前150家智库排行中,仅有7家中国智库入列。在全球7大区域13个地区政策话语中心里,亚洲及大洋洲智库的话语中心城市是悉尼、吉隆坡和东京,北京、上海均榜上无名。目前,从中央部委到各个地方政府,还有企业、高校、媒体等纷纷成立智库,但盲目跟风者多,踏实做事者少。
二是各类智库发展不平衡。目前,中国智库总体上分为官办智库、高校智库、民营智库三大类,存在着官办智库大而不强、高校智库曲高和寡、民营智库弱而无力的问题。
政府部门应该对不同类型的智库在战略定位、运行机制、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与分类指导,确保智库作用得以有效发挥。为此建议:
就官方智库建设而言,其战略定位应该是面向各级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总体发展规划,成为重大方针政策制定的直接参与者,做好事前政策咨询、事中政策分析、事后政策评估等工作。在运行机制方面,由于此类智库对公共财政的依赖性较强,上级主管部门应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对现有智库进行整合,优化体制内的资源配置,及时淘汰那些“休眠智库”,使公共资源进一步向优质智库倾斜。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使官办智库既成为党和政府的忠实参谋,同时又被赋予超越一般党政机关的独立性。
就民间智库建设而言,其战略定位应该是成为基层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微观主体的决策与行动的参谋。目前,多数民间智库还处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阶段,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为民间智库的良性发展打造适宜的外部环境。首先,要做好总体的行业发展规划,要在资本注册、市场准入方面尽可能降低门槛;要鼓励各类民间智库发挥比较优势,精准定位,与官方智库、高校智库错位发展。其次,加大对民间智库的经济支持,进一步加大民间力量的参与。
就高校智库建设而言,其战略定位应该是党和国家重大公共决策的专业咨询机构与基础性、前沿性问题的研究机构,扮演间接参与政策制定的辅助性角色。在运行机制方面,此类智库要针对高校自身特点,探索建立学术研究与政策问题研究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在研究方向方面,高校应借助自身高端人才荟萃、学科门类齐全、实验设备完善、外部视野开阔等优势,既做好某一领域的战略性长期性研究,又要针对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好前瞻性研究。科研工作者应改变以往重理论问题、轻实际问题的想法,主动走进基层,深入社会,真正成为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的智库人才。
(作者系天津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天津市委会常委、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智库 建设 国家 高校 农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