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解读 解读
丽江的舆情危机根源是观念危机
丽江有些方面不可谓不重视临舆情危机下的形象危机,但也需要看到,最大的危机还是观念危机。只有嵌入现代治理思维,丽江舆情应对才能跟上舆论,跟上民意。
开年以来全国舆论曝光度最高的地方是哪?答案大抵非丽江莫属:女游客挨打遭毁容、多人在餐厅催饭被打、副省长疑似在当地被强迫购物、被三部委重点督查、被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等,令其频频“霸屏”旅游新闻板块;原以为“负面新闻”频至后,当地运势会否极泰来,结果“古宣发布”又怼网友,宣布了“事情还没结束”。
在否认回复网友“你最好永远别来!”的不当言论是内部人所为后,27日古城区区委对古城区宣传部副部长和俭、外宣办主任李国璋采取停职检查,并进行党纪立案。
涉事官微怼网友,怼出了一个传播节点,但在该事件上,公众最担心的不是怼本身,而是怼之外的舆情应对失当,还有当地部分人可能存在的“不服”心理。这不单指此事,更是指当地有的公职人员面对问题、应对舆论的态度——秉持着鸵鸟心态加死撑姿态,对自身问题不予承认、对外界批评特别抗拒。
这类态度未必体现在明面的官方表态上,却会显现于某些人的潜意识中。TA们会觉得上级主管部门和舆论在把小事放大,觉得问题不在当地自身,而在于外界的刻意针对、丑化。比如当地某官员,就写诗讽刺曝光其丑闻的记者是“叮有缝鸡蛋”的苍蝇。
这份担心也在某些方面得以印证:比如,前不久“云南丽江警方”官微也曾转发指责被打毁容女游客放荡的网文,称其“值得同情吗”,一时间引发轩然大波。之后该官微先是称微博登录异常,直指有微博假冒其名义。可旧质疑未撇清新质疑又来——争议内容并非发在冒名微博上,当地警方嗣后又承认系宣传民警转帖转错地方,并对其处理。这次“古宣发布”上的不当回复,在涉事官微刚对国家旅游局处分表态“将接受广大游客的批评和意见”的节点上发出,确实诡谲,但愿这次别重蹈覆辙,仓促否认后迅速被“打脸”。
可以肯定,无论是指责被打女游客、怼网友,还是骂记者苍蝇,都反映了当事人扭曲的三观。而当地许多舆情应对,没达到“灭火”之效,反而成了“火上浇油”:有些温吞或回避乃至强行辩解的态度,让人觉得缺乏反思应有的诚恳。可错就是错,直面问题、干脆地认错,远比强行辩解要好。在自媒体时代,“福尔摩斯症”附体的网友们“挖坟”、取证能力极强,舆论监督的无影灯效应被互联网加固,逃避或应付终究于事无补。
尽管在接踵而至的舆情炙烤面前,丽江有关方面确实可能艰于应对,但有些低级错误本不该犯。
现在也很难说,舆情应对失措跟当地旅游乱象之间,有什么直接关联,可本质上,它们的深层次问题可能如出一辙——那就是缺乏现代治理思维。正如昨日新京报评论说的,“丽江旅游”难题不止出在旅游上,更在于其社会治理没跟上“古城被卷入现代社会的旅游消费进程”。那种在问题、在监督面前“不服”或者抵制情绪,那种网络时代舆情应对的跟不上拍子,就是观念脱节的表征。
丽江方面不可谓不重视临舆情危机下的形象危机,但也需要看到,最大的危机还是观念危机。只有嵌入现代治理思维,丽江舆情应对才能跟上舆论,跟上民意。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危机 舆情 丽江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