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萌品会 萌品会
今年两会,四海八荒都在关注这些话题
3月1日,政协礼堂。
灯光还是一样的,但平日里安安静静的大厅忽然挤进各种声音:不同的方言、不同的手机铃声、不同的鞋子打在光滑地面上的音响……排队领取记者证和相关资料,是每年两会新闻报道的第一关。来得早的,等上半小时;有些来得晚的,在冷风中排队等几个钟头,很正常。
3月1日,北京会议中心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前来报到的委员。人民政协网记者 齐波 摄
过了没多久,朋友圈就“爆”了,各种新朋旧友开始晒车票、晒行李、晒采访中的新“武器”、晒礼堂里的合影、晒刚领到的记者证。只有在这个时候,两会的报道工作才显出一丝轻快和温柔。
在这种有点闲暇的时光之后,是连续近20天的高强度工作。采访两会,你必须时刻绷紧自己的神经。每一次大会、每一场讨论、每句话甚至每一眼,都可能是个大新闻。
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是十二届全国政协召开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很多委员在今年之后就将“卸任”,结束自己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履职生涯了。这最后的一年,他们会说些什么?不少跑会记者心里的小算盘早已经打得噼里啪啦响。记者们眼中,哪些问题是今年两会“四海八荒”都关注的话题呢?
今年的两会上最重量级的话题,几乎每个综合性媒体都会布置,而且要撒出一大票记者采访的,必定是脱贫攻坚。2016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的任务圆满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第一年,战旗烈烈、硕果累累。今年的任务更加艰巨了,脱贫攻坚工作更加深化。大到农业政策的调整,小到一地一村精准扶贫的经验,委员和代表想说的话绝不会少。
除此之外,最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莫过于民生话题。“民生”两个字实在太大,上到九十九小到刚会走,什么都能往里装。每年委员代表最吸引人的提案、议案与言论,往往也都脱不了这个关键词。但是,从简单地关注到深入的剖析,从与钻研本领域的专家委员对接到跟有丰富一线经验的代表共鸣,考究的是媒体人的真功夫。从关注二孩什么时候全面放开,到研讨如何给予“422”家庭更多的社会支持,一个话题的转移与深入,反应的,是民众最直观的关切与社会最真实的变迁。
中学政治课本上就学到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之一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加速跑”,民众的物质需求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管子》里写,仓廪食则知礼节,转换成普通人的感受就是,我们保暖了,富足了,有能力也应该关注关注那些诗与远方的田野了。近年来,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也越来越成为两会的热点话题。如何创造出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如何重新竖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这些问题,也将会成为两会记者的高频问题。
据全国两会新闻中心负责人介绍,3000多名中外记者报名采访全国两会。每年3月,各路媒体人与5000余名委员代表从四海八荒赶来北京,有的人精心准备了问题,有的人苦心琢磨了答案,所为的只是一样: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记者 孙萌萌)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两会 政协 四海八荒 话题 政协委员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