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滚动新闻 滚动新闻
2017两会,这些法治话题有看头
2017年两会大幕拉开。恰逢今年既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又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更是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决战之年,因此今年的两会注定举世瞩目。社会各界齐聚这场饕餮盛宴,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共商国是。2017年全国两会在法治方面都有哪些看点?让我们在两会召开之际提前了解一下。
1、 【司法改革】
进入决战年,主体框架初步成型
2016年,从司法责任制改革到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从设立巡回法庭的便民改革到提起公益诉讼的维护公共利益改革……尤其是聂树斌、陈满等一批冤假错案得到纠正,户籍制度、异地挂失补办身份证等便民措施的出台,不仅提高了司法公信力,还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司法体制改革的主体框架已初步成型。2017年是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决战之年。可以预见,围绕上述制度的落实,一些新的改革举措将会陆续出台并付诸实施。
2、 【打虎拍蝇猎狐】
力度加大,治标向治本迈进
纵观2016年反腐斗争成绩,压倒性态势形成,治标向治本迈进。数据是最好的证明:全国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给予纪律重处分10.5万人;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33496件45168人,对令计划、苏荣等48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公诉。进一步加大对“小官大贪”、“蚁贪”等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案件查处力度。去年1至11月,共从18个国家和地区劝返遣返、缉捕潜逃境外的职务犯罪嫌疑人43人。2017年反腐定是力度不减、节奏不变。
3、 【民法总则】
立法修法,“民法典时代”将启
2016年,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共新制定法律10部,修改法律25部,出台法律解释1部,对多部法律草案进行了审议。无论从立法成果,还是制定新法的数量,均为近年来所罕见。其中最重大的立法事件之一便是民法典编纂正式启动,从2016年6月法律草案进入审议程序后,民法总则便牵动了全社会的人心,成为举国关注、升温不止的热点。“两会时间”开启,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宣示着中国离“民法典时代”更近一步。
而今年,反不正当竞争法时隔24年首次修订,企业所得税法、红十字会法等法律草案予以修改……这些正在路上的立法努力,为未来的立法图景埋下了伏笔。
4、 【公益诉讼】
数量“井喷”,检察机关发力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2015年7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决定,授权最高检在北京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药安全、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开展为期两年的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到2016年初,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12件,再到2016年底,这一数字达到了495件,提起公益诉讼案件数量呈“井喷”之势。到今年7月试点期满,公益诉讼能否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是否能形成固定制度,必定会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5、 【监察体制改革】
元年开启,反腐新政加速破题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方案》,明确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2017年,中国监察体制改革元年正式开启,“时间表”已明确,即试点地区要整合行政监察、预防腐败和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工作力量,先完成检察机关相关部门的转隶,确保今年3月底完成省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工作,6月底完成市、县两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工作。此后,三地陆续推进改革。监察体制改革不但是反腐动向中的一个热点,更会是今年两会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反腐“红利”值得期待。
6、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源头治理,护好百姓的钱袋子
2016年8月,山东徐玉玉被电信诈骗致死案发生。不久,又一名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不幸离世。针对愈演愈烈的电信网络诈骗,2106年,各部门连续发力:9月,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防范和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工作的实施意见》;12月,“两高一部”发布《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全方位全链条打击,为更加有力有效打击犯罪发挥了重要作用。
7、 【惩治校园暴力】
依法惩戒,也需综合治理
2016年11月,最高检、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而随着“中关村二小学生遭疑似校园欺凌事件”的发酵,校园欺凌和暴力再度引发社会关注。如何推动促进多部门合力应对校园暴力、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专门化、切实补齐家庭教育短板等问题,或许成为本次两会热议话题。
8、 【产权保护】
顶层设计,开启产权保护新时代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台,且是以最高文件形式出台的产权保护顶层设计。今年1月9日,最高检发布了加强产权司法保护“22条意见”,全面保护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种类型的财产权,切实维护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中国经济正在立志成为创新经济体,产权问题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加突出。(正义网记者 牛旭东)
编辑:秦云
关键词:2017两会 全国两会 法治话题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