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原创 本网原创

刘建委员:科技扶贫 喊得凶还得“落下去”

2017年03月05日 19:48 | 作者:王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王硕)“近年来,我国科技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依然存在引入难,难进入,表面上轰轰烈烈,实则流于表面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装备学院原副院长刘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科技扶贫,不能喊的凶,关键要落地生效。”

u=2874549939,2309623888&fm=23&gp=0

首先是“引入难”问题。据刘建调研了解,虽然国家大力鼓励对贫困地区的科技扶贫,但由于西部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偏低,科技相对落后,各类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许多企业、科研院所不太愿意把项目落在这些地方。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两头着手。”刘建认为,一方面,要加大对科技扶贫的宣传力度,引导贫困地区人民强化科技意识、体验实用技术的威力,自觉把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制胜法宝。另一方面,对于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可以借鉴东西部地区城市对口帮扶经验做法,建立他们与西部贫困地区的县、乡或企业的对口帮扶点,在科技研发、科技项目投入等方面作出硬性规定;还应该广泛开展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以及制定科技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出台配套优惠激励措施,使志愿者“热爱扶贫”、“沉下心” 。

刘建发现,科技扶贫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虽然目前科技扶贫在贫困山区喊得凶,但形象工程比较多,真正有效的措施办法少。“这与基层干部不作为、形式主义多,工作不深不细,干部相互推诿或包庇有很大关系。”

刘建建议,首先要建立科技扶贫信息共享平台;其次要推动科技项目产业化;同时要特别注重“精准化乡土人才”的培养。还要把科技扶贫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强化科技扶贫领导责任制,每年签订科技扶贫任务责任书;建立相关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加大新闻媒体和社会力量参与监督的力度。“可以全过程跟踪介入科技扶贫项目落实情况,对取得的成效、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等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曝光。”

刘建说:“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推动科技精准扶贫‘落细’、‘落小’、‘落地’。”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刘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