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程振山委员:新疆希望加快牧区道路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程振山:
新疆希望加快牧区道路建设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孙金诚)新疆是农牧业发展大省区,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情况一直是驻疆全国政协委员牵挂的重点。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疆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程振山就把加快牧区道路建设的提案带到了北京。
新疆季节性草场特征十分明显,北疆地区一般四季转场放牧,南疆及东疆地区一般按照冷、暖两季转场放牧。目前新疆有130万牧民,占全区总人口的5.4%;草场面积7.2亿亩,约有1600多万牲畜需要通过牧道、牧道桥转场;800多万吨牧民口粮、饲草料、煤及其它物资需要通过牧道、牧道桥运送。
“对牧民来说,每一次牲畜转场的过程都是一次艰辛的过程。”程振山表示,由于受历史、自然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新疆牧区差距建设滞后,牧区道路通行条件差,不仅影响到正常牧业生产,而且也阻碍了牧区经济发展。“转场途中,自然条件恶劣,沿途饲草饮水资源匮乏,牲畜不可避免出现‘吃肥了、跑瘦了’的现象,甚至在长途跋涉中死亡。受此影响,牧民的收入水平比农民收入要低三到四成,大体为6000至7000元,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也是扶贫攻坚的重点。”
程振山表示,由于牧区道路建设滞后,缺乏专项投资和必要的养护经费,不仅牧区正常交通无保证,也影响到边区牧民生产生活、脱贫增收和边境安全。另外,由于受牧区道路条件限制,机械化转场工作推进缓慢,已严重阻碍了牧区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进程,同时,牧区交通路网不完善,也增加了草原保护监管难度。“牧区道路主要分布在山区,气象、地质灾害频繁,牧道年年受损,年年需要维修,每年仅各地春季转场期间,应急疏通山口牧道维修资金就达3000多万元。改善牧区交通条件对繁荣牧区经济,促进牧区脱贫攻坚意义重大。”
据调查,目前全区受损主要牧道1万余公里,受损牧道桥2000余座。
“现阶段,要实现‘冷季舍饲、暖季放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牧业发展方式还不具备条件,短期内牧民还需要转场。” 为此,程振山建议:将新疆牧区牲畜转场牧道纳入国家道路交通总体规划,并设立新疆牧道建设专项资金;将新疆1万多公里主要转场牧道纳入国家道路养护管理范围,实现转场牧道养护常规化;支持新疆牧区牲畜机械化转场。鼓励个人、企业和牧民合作经济组织购置大型转场机械,从事机械化转场服务,将大型转场机械纳入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同时提高国家补贴标准至60%以上。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新疆 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