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话·数据话·数据
1月份进口奶粉数量锐减
1月份进口奶粉数量同比锐减
最新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数量锐减,同比下降9.2%!而这竟然是过去22个月以来,奶粉进口数量单月增幅首次下降。此数字是否意味进口奶粉不再吃香?在业界看来下定论还言之尚早,但随着奶粉新政不断“施压”,各大品牌谨慎行事。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7年1月我国总共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15091吨,同比下降9.2%,价值21568.76万美元,同比下降8.6%。其中进口主要来源国几乎都遭遇了下降,尤其是荷兰、德国、新西兰下降明显。
进口婴幼儿奶粉“神转折”?
而去年情况则大相径庭,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16年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继续大幅增长,全年进口量达到22.13万吨,同比增长25.8%,价值30.09亿美元,同比增长21.8%,进口总量的74%来自荷兰、爱尔兰、法国、德国,其他是新西兰、澳大利亚。
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为何突然在新的一年出现“神转折”?难道说不好卖就不好卖了?
事实并非如此。在业内人士看来,一切还与正在实施的奶粉新政有关。原来,按照去年下旬出炉的政策要求,到今年年底,在华销售的无论中外乳企,都必须完成奶粉配方注册申请,每家乳企原则上只能拥有最多9个配方产品。而据了解,目前提出申请者寥寥,在今年这一特殊“过渡期”内,乳企、经销商或会格外小心,分批少量进货,以免万一申请没办下来,最后奶粉没法卖了砸在手上。“虽然知名品牌乳企都在积极筹集材料备战注册申请,希望能一次性通过,但也还是有部分乳企观望情绪浓厚,担心万一配方注册没过关会拖累奶粉销售,所以在‘过渡期’内边等注册申请结果,边减少进口数量以规避高库存风险。”有业内人士如此分析称。
不仅仅是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额备受关注,在不少乳业专家看来,适当减少进口大包粉,可以有效解决国内卖奶难的问题。
消费者日益趋成熟理性
“实际上消费者日益趋于成熟理性,开始转投本土生鲜乳为原料的巴氏奶怀抱,超市里面写着‘复原乳’三个大字的所谓进口奶越来越难销,而复原乳的原料往往就是大包粉。有消费者明确反馈,与其喝跋山涉水而来、日期早已不新鲜的进口奶,不如喝新鲜出炉的本地奶。”有行业观察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这也是为何本地巴氏奶年年涨价仍有“底气”的一大缘由,因为受到了市场充分肯定,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捧复原乳的进口奶,尽管后者在超市、电商平台折扣不断。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进口 奶粉 数量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