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何建明委员:扶贫要给予农民情感上的关爱

2017年03月15日 09:10 | 作者:钱婕怡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很多贫困地区,房子盖了、路修了、学校建了,但房子并不能真正养活人,有了路也不能走上致富的道路,有了好学校穷人也未必上得起学,没有适合当地农民生存的环境和条件,扶贫效果能否持久?”全国政协委员何建明这几年来一直在江西、甘肃等地采访扶贫方面的工作,他认为,国家在扶贫中投入很大,地方政府也花了很大功夫,但扶贫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形式主义。

“形式要不要?要。但扶贫的内容是最重要的。”何建明说。在创作《国家行动·三峡大移民》时,他注意到,百万移民被安置到江苏、广东等地区,但由于融入不了当地生活,后来有一些人又回到了故乡,哪怕没有户口,这群移民还是要牢牢扎根在他们生长的土地上。在何建明看来,这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反映在扶贫工作中,就是要多给农民情感上的关爱,这是脱贫中要研究的深层次问题。

“在扶贫中,我们给予很多硬件上的支持,但几年过后,这些硬件的用处有多大呢?房子变旧了,甚至空巢了,农民的形态依旧没有改变。如果没有自身造血功能,孩子仍旧要外出打工,这实际上没有脱贫。”何建明说。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何建明注意到,扶贫脱贫工作占了不少的篇幅。但如果十几年以后我们再去看当初的贫困人口,倘若有一部分人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状态,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何建明直言不讳。

何建明建议,扶贫要用时间来实现,不要什么都是给现成,要给予农民情感上的关爱,小溪水似地滋润他们,增加扶贫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扶贫工作。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何建明 委员 扶贫 农民情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