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全国两会专题报道>策划>追问陈凯先之问 追问陈凯先之问
我们到底在追问什么?
《追问陈凯先之问》系列报道终于落下帷幕,但是,陈凯先先生和9位科学家的追问,却如巨钟鸣响,那振聋发聩的声音至今萦绕在耳旁。
《追问陈凯先之问》取得如此巨大的反响是出乎意料的,而在我们的采访对象以及记者中引发的争论更是让我们始料未及。而争论的焦点竟也匪夷所思,居然转到了科学家到底应不应该像明星那样出名。还有,在我们这个社会应不应该包容对明星的崇拜。
这也许是我们今天这个多元社会的一个特点,抑或是我们引发这场讨论的深层意义所在?
人民政协报《陈凯先之问》 本网记者贾宁摄
两会上,多数科学家委员婉拒了记者们的好意,他们无意把自己置于媒体镜头之前。《陈凯先之问》的主角甚至请求记者把有关的报道帖子删掉,初衷只是想有个清净一点的环境,坐回属于自己的冷板凳,好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己所心仪的科学研究。
我们这里“为他们”争论得不可开交,他们自己却仿佛置身事外,一如一潭秋水般沉静。
其实他们已经以自己的行为告诉了人们:无须争论,他们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当明星,哪怕是科技明星。否则他们也攀登不上常人难以企及的科学高峰,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无限风光。
“当事人”已经这样“表态”了,我们还有必要争论下去吗?
有!不是为了“他们”,而是为了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站在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制高点上的科学大家。我们需要他们引领创新之路。陈凯先先生在最后一期采访中发出又一个“陈凯先之问”:我们的下一代科学家在哪里?也许破解哥德巴赫猜想“1+1”命题的人就在课堂上刚刚学会演算“1+1=2”的学童之中;也许回答“引力到底是如何产生的”的人就在偏远山村树下读书纳凉的孩子之中。
问题是他们得从现在就开始立志要作陈景润,从现在就开始像牛顿一样对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长大我要当科学家!”不要小看、笑看孩子们这种带着稚气的立志。当初正是华罗庚、陈景润这样的一大批科学家唤起了社会和青少年对科学探求的热情。这种社会氛围又孕育出了今天陈凯先、潘建伟这些中国科学界的中坚。而在《哥德巴赫猜想》的氛围中成长为量子物理学家的潘建伟在给两岁的女儿讲的故事也是“哥德巴赫猜想”。
鲁迅先生于此说得极其透彻:“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倘没有兵,那只有被山那面的敌人捉住或者赶回,他的举动,言语,都离了英雄的界线,要归入疯子一类了。”
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无意当明星的陈凯先、罗永章、武向平、欧阳钟灿、田中群、姚檀栋等10位科学家才愿意和我们一起呐喊: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家的氛围。因为,这是生长出天才来的肥沃土壤。
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孩子选择了当明星,我们在很多电视台的综艺节目里都能看到稚气十足的他们登台表演;遗憾的是,在各种舆论场,甚至在全国两会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我们看到的很多情景是人们对明星代表委员的重重包围。
这里,许多媒体在已经十分炽热的追星之火中又添上了一把柴。
这又涉及到了第二个问题:我们应否包容社会对明星的崇拜?
这似乎也不成问题。不仅仅我们的社会包容多元,也因为我们在提高硬实力的同时,确实需要一大批能够创造软实力的艺术家。问题在于,我们在给舞台上的艺术家明星们掌声和鲜花的时候,是否也给在静悄悄的实验室里默默无闻工作着的科学家们更多的关注和敬意?问题在于,我们的主流社会舆论应该提倡什么?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基础。邓小平同志说过那句著名的断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毕竟,我们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靠的更多的是袁隆平们;毕竟,神舟上天,靠的更多的是杨利伟、景海鹏、刘洋背后的航天科学家们;毕竟,我们要保卫万里海疆,不受欺负,靠的更多的是能设计出航空母舰和歼-15战斗机的设计师们。
就在我们的《追问陈凯先之问》首篇发出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联组讨论会上提出:“全社会都要关心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社会氛围。”这应该成为我们舆论的主导。
正确的做法应该像俞正声主席讲的,“尊重差异而不扩大分歧、包容多样而不弱化主导”。
而我们在包容多元的同时,是不是也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最应该重视和提倡的一元——对科学和科学家的崇尚?
这种不公平、不平衡,是我们这些与科学无缘,却时时受着科学恩养的普通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的。因为,这种不公平、不平衡会让我们的未来倾斜。
我们现在的使命就是预防和矫正这种倾斜。
1941年,斯大林在著名的红场演讲中,面对兵临城下的纳粹,告诉苏联人民,企图“消灭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别林司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希金和托尔斯泰、格林卡和柴可夫斯基、高尔基和契诃夫、谢切诺夫和巴甫洛夫、列宾和苏立柯夫、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的民族”是痴人说梦。这里,斯大林提到了十几位苏联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和作家的名字。莫斯科的天空没有倾斜。
而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构想,我们在走出去的时候,也应该能够骄傲地向世人说,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是出现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这样伟大哲学家的民族,是孕育了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这样伟大文学家的民族,是诞生了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这样伟大政治家的民族,是养育了墨翟、祖冲之、蔡伦、毕昇、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陈景润、袁隆平、屠呦呦……这样伟大科学家的民族。
这个省略号正是留给今天以及未来的我们来回答的。(张宝川)
编辑:赵彦
关键词:陈凯先之问 科学家 追问陈凯先之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