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新疆巴音郭楞蒙州政协视察组视察学校德育工作
人民政协网新疆3月30日电(杨延才)“对学生来说,道德缺失意味着人生失败。”3月24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师范学校,一位教师面对前来视察的州政协副主席李天佑一行深有感触地说。连日来,巴州政协组织委员就学校德育情况,先后深入库尔勒市、和硕县、焉耆回族自治县11所学校进行实地视察,与市、县党政同志及教育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中小学、院校师生代表进行座谈交流,探讨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据悉,此举是为即将召开的州政协季度协商会议做准备。
“‘高分和听话教育’传递出一种负面信息,难免诱发歧视与偏见。”巴州政协委员、州教育局党组书记刘伟说。针对当下学校教育侧重“智慧工厂”,李天佑认为“德育教育跟不上,纵然教师有一身的学问和本领也白搭。”为此,视察组提出,把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聘用的重要内容,把师德作为教师考核奖励的依据,大力表彰宣传优秀教师。
菅辉勇委员提出,不能陷入“分数统领一切”的泥潭,要构建有灵魂的道德教育体系,让学校成为“道德家园”。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视察组建议,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形成大中小学相衔接课程,以德育、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引导家庭和社会主动配合学校教育,让社会风气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谢莉莉委员建议,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科研发明和爱心活动,将价值观融入各类实践教育基地、实训基地、社会活动基地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通过网络、校园文化、学校周边人文环境,将价值观鲜活地印在学生思维中。“学校德育不断传递出来的正能量一定会产生正面影响。”视察组认为,学校应让真、善、美的思想和精神在学生心里生根、开花、结果,才能转化为崇德向善的实际行动。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视察 学校 德育 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