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伊利:综合竞争力凸显
综合竞争力凸显 伊利2016年业绩领跑行业
3月30日晚间,国内乳业龙头伊利股份发布2016年业绩报告。继2015年营收突破600亿元大关之后,2016年,伊利股份再次实现营收、净利的双指标增长。
据伊利股份2016年年报显示,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6.09亿元,同比增长0.41%;实现净利润56.69亿元,同比增长21.80%。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稳坐行业第一的宝座。2016年伊利股份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6.58%,创出行业新高。
另据尼尔森零研数据显示,报告期,公司在整体乳品市场的零售额份额为20.0%,比上年增加1.1个百分点,位居市场第一。
近年来,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全球乳品消费低迷,需求增长缓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伊利能够引领行业,实现逆势增长,这背后的原因或许值得探究。
创新驱动业绩增长
随着上市公司进入年报密集发布季,国内各家乳企的年报纷纷亮相。在国内乳业行业整体业绩并不算乐观的情况下,伊利股份年报比较亮眼。2016年,伊利股份再次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持续上涨,领跑整个乳业行业。
伊利股份良好的业绩也引来行业人士的关注。“目前,整个国内市场消费升级需求强烈,这要求企业必须适应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向消费者提供更能满足不同需求的、更具创新力的产品。”该人士表示,对比业内竞争对手,伊利业绩的增长与其持续坚持的产品结构创新升级有很大关系。
事实上,作为中国乳业的领军者,伊利始终以创新为引擎,从而驱动业绩的增长。为了实现产品创新,伊利首先搭建了大数据雷达平台,全方位扫描、抓取、分析消费者存留于互联网线上线下各类场景下的海量数据,深入洞察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制定自身的产品战略。
据伊利年报显示,在其整体收入比重中,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比达到22.7%。较上年,增加约7个百分点。“金典”、“安慕希”、“畅轻”、“金领冠”、“巧乐滋”、“甄稀”等重点产品的收入占比达到49%,较上年提升3.2个百分点。公司表示,创新已经成为驱动公司业务持续增长的源动力。
近几年,随着电商的发展,产品销售渠道方面的创新也变得十分重要。企业只有不断适应新消费时代的发展趋势,才能增强渠道的掌控力,最终把产品变为业绩。在报告期,伊利加强与线上线下零售商的战略合作,实现了线上业务推进与线下供应链服务的无缝对接,在提高营销资源投入产出效益的同时,终端门店及渠道客户的服务能力逐步得到提升。2016年,公司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2%,同时,通过加快“村淘业务模式”的复制和推广进度,进一步满足了农村消费者的食品消费升级需求。
渠道掌控能力的提升,带来的是产品渗透率的提高。据第三方机构凯度调研数据显示,报告期,公司常温液态类乳品的市场渗透率达到77.1%,比上年度提升了0.3个百分点。截至2016年年末,公司直控村级网点已达34.2万家,比上年度提升了约2倍,市场渗透能力逐年增强。
品质获得更多消费者认同
年报表示,“近年来,伊利一直秉承董事长潘刚提出的‘伊利即品质’的信条,继续致力于100%安全、100%健康乳品的生产与服务,将严苛的质量管控标准贯穿于全球产业链,以高品质的产品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据了解,为了提升品质,伊利率先把质量战略作为企业的核心战略,明确量化和执行标准。在企业内部,伊利将质量管理工作战略升级为“质量领先3210战略”,聚焦“全球最优品质”,将生产世界一流产品、确保食品安全“零事件”等纳入企业发展目标,持续升级全球质量管理体系。
潘刚曾表示,在企业文化层面,要把品质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要让企业所有的人都理解和认识到品质的重要性。“把每一位员工都培养成真正的工匠,形成工匠文化,才能在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潘刚说。
目前,伊利建立了一套产品全程可追溯体系。据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报道,伊利的每一包牛奶,从离开奶牛到离开工厂,质检项目竟然多达1000多项,不仅在国家标准线之上提升了50%的标准制定了企业标准线,更在企业标准线之上又提升了20%的标准制定了内部控制线,其中很多标准甚至远远严于欧美国家。
而针对于母婴等特殊的消费群体,伊利在品质的坚持上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比如,为更好了解中国母乳,为中国妈妈和宝宝提供营养和安全指导,伊利从2003年起自主研究中国母乳特点,从全国不同区域收集母乳样本,通过多实验室比对分析,在2007年建成中国首个母乳研究数据库,并汇总全球母乳、母婴营养、婴幼儿配方等各方面研究成果,原始数据量达20000个。2016年,公司升级“伊利母婴生态圈”战略,借助于“伊利母婴体验店”模式,推动母婴公共服务朝着国际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对于品质的坚守,让伊利获得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同。凯度发布的《2016全球品牌足迹报告》,过去一年,88.5%的城市家庭购买伊利品牌7.8次,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伊利产品超过11亿人次。
全球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伊利年报显示,在董事长潘刚的领导下,伊利持续推动“全球织网”战略,致力于“用全球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在欧洲,伊利打造了中国乳业目前为止规格最高的海外研发中心——伊利欧洲研发中心;在大洋洲,伊利股份建设了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覆盖科研、生产、深加工、包装等多个领域;近年来,伊利股份还与美国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在乳品工艺、食品营养、原料供应链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合作。
某券商研报表示,“伴随着海外基地建设项目的有序推进,公司全球供应链体系日趋完善,并且南北半球生产基地的淡旺季互补、产供销协同运营实践,保障全球乳业资源供应,降低了伊利的综合成本。全球战略协同优势逐渐显现,公司的竞争力持续增强。”
伊利在国际上的努力,也让其品牌影响力在全球不断提升。据其2016年年报显示,在《2016胡润品牌榜》和BrandZ™中国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榜单中,“伊利”品牌分别连续两年蝉联国内食品饮料品牌榜首,品牌价值比上年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以上。
去年7月,荷兰合作银行发布2016年度“全球乳业20强”榜单。榜单显示,伊利的排名跃升至全球乳业8强。这一名次不仅是中国乳制品企业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同时也是亚洲乳企迄今的最高排名,被认为是中国正式迈入全球乳业强国和改写全球乳业格局的重要标志。
今年3月份伊利再次收到两份大礼。消息显示,在2017年度Brand Finance全球乳制品品牌价值排行榜中,伊利品牌强度指数位居全球第一;在2017年度BrandZ™中国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榜单中,伊利同样强势登顶,蝉联食品类品牌价值第一。
伊利表示,“2017年公司在执行质量领先战略的基础上,将整合品牌资源、以创新驱动业务发展,精耕渠道、优化供应链,并且积极拓展国际业务,持续打造行业龙头领先的综合竞争力。”
业内专家表示,面对当下复杂的经济形势,伊利成熟的战略管理能力和持续稳健的业绩表现,已经展现出远超行业的卓越竞争力。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伊利 全球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