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又到漫山遍野花海时:“深呼吸小城”里的百姓故事


初春时节,河北省迁西县漫山遍野开满了鲜花,图为来自京津的游客赏花自拍。付文昊 摄
每天步行4公里,穿行于3季开花的燕山深处,细数着自己年轻时栽下的漫山遍野已经开花的树木,张国华陶醉在时下盛开的几万亩梨花丛中。
张国华是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喜峰口板栗合作社理事长,尺把长的白胡子“美髯公”形象让人过目不忘。而近几年最让他津津乐道的是,他的家乡河北省迁西县连续2年获得了中国北方少有的“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的美誉。
从2014年开始,中国国土经济学会连续三年推选“百佳深呼吸小城”,评价指标包括“五高一低”。“五高”指的是森林与植被覆盖率高、历史年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高、旅居活动区域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主要景观区绿色度舒适度美感度高、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发展推动力度高等;“一低”指全境范围灰霾灾害天气影响低。
“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迁西这个纯山区县的真实写照。2014年和2015年,该县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在中国,获得这个称号的多为南方小城市比如江西婺源等地。
曾经是“矿老板”的张国华,从2003年开始,望着满目的青山被挖成了“马蜂窝”异常心痛。矿山挖完了怎么办?这个念头促使张国华毅然与当时“富的流油”的铁矿开始“决裂”,将眼光瞄准了在当地民众心目中最普通的板栗上来。
张国华的喜峰口板栗合作社就建设在抗战期间举世闻名的“大刀进行曲”诞生地喜峰口长城一隅。他自豪地称他的家乡是一个“有山、有水、有城、有故事”的地方。如今,这个民间合作组织已经从十几年前的110亩栗树发展到现在拥有5万亩“有机栗树”的“庞大机构”。“我们的‘有机板栗’绝对是无农药、无污染、无化肥的,这样才能保护地貌、恢复生态。”
与张国华不同,78岁的邵景利只是当地兴城镇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记者见到这个不善言辞的老翁时,他正拿着一根近4米长的绑有铁钩的腊木杆沿着流经这个小山村的400多米河道检查巡视、打捞垃圾。每天的清晨和傍晚,是邵景利的“工作”时间,20多年以来他手中的“工具”腊木杆已经换了一个又一个,清淤工作却从未间断。记者问他图的什么?他回答,不图什么,只图个干净。
如今,这个近八旬老翁义务清理河道的行为,不但获得了七里八乡百姓的称赞,也影响和带动了一批有志于“让河水更清澈、让青山更绿”的农民纷纷加入到义务清淤的队伍中,当地政府授予邵景利“山城可敬老愚公”的美誉。
“‘山顶松槐戴帽、山间板栗缠腰、山脚瓜果李桃’这句祖辈相传的当地民间谚语曾经让我们自豪,而如今我们又在为家乡做锦上添花的工程。”迁西县东莲花院乡乡长白金鑫站在3万亩竞相绽放的梨花花海中介绍说,这里是春、夏、秋三季有花盛开,花乡果巷,绿野飘香的北方特色小城。
“为了治理污染,我们这里没有一个洗浴场所。为了漫山遍野的花海,我们将‘冒烟的、排污的、对山体有破坏的项目’一律拒之门外。” 白金鑫如此表示。(记者 白云水)
编辑:梁霄
关键词:漫山遍野 深呼吸 百姓 故事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