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网红食品”红不让不靠排队靠匠心
据央广网报道,“网红食品”在大城市火了起来,一杯奶茶排队三小时、一个蛋糕排队两小时……限量购买还引来“黄牛”加价销售。上海《解放日报》也报道,网红食品与“黄牛”中介已成“套路”,有的专业“黄牛”还自荐“你以后需要什么‘网红’,只要提前预约我都可以弄到,价格绝对实惠”。
网络图
哪怕没有亲身参与排队,相信很多人也听说过一些“网红食品”的排队盛况,要买到可并不容易。我身边就有一些朋友排过队,早早出发霸位、刷剧看书打发时间,眼看着队伍从I形排成U形再排成W形,最终没有两三个小时一般买不到。要说味道如何?我有一次恰好在某个没有排队的网红奶茶店买了两杯奶茶,味道只能说并不惊艳。问问很多尝过其他网红食品的朋友,感受也多是“味道见仁见智”。
如何看待“网红食品”这一现象?其实顾名思义,这些食品的走红,与“网”分不开关系。当然,我相信有的真爱粉是真的奔着产品本身去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红食品”之所以是网红,就因为它红的理由不仅是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更是迎合人们内心深处的心理需求——一是好奇:那么多人排队,真有那么好吃吗?我得去试试!二是跟风:身边朋友都吃过了,我也要尝尝!三是炫耀性:买到了第一时间发朋友圈,看,你们都想要的网红食品,我吃到了!
以此观之,消费者“千金难买我乐意”没啥不可以,商家能准确抓住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肯动脑筋在商品的“精神属性”上下功夫,也让人耳目一新。但食品安全方面,却是有实打实的底线要求,来不得半点故弄玄虚。
在“网红食品”领域,就有过不少前车之鉴。比如上海高大上的Farine面包店,此前也是长期排队的网红商家,但今年却被相关部门查出使用过期面粉生产面包,一点也不“优雅”了。同样是在上海,武康路一家网红冰激凌店,则疑似因为没有营业执照而关张。至于在网络上爆红的几款小零食,同样被揭穿“画皮”。一款曲奇饼干风靡全国,想买得拼网速抢购,还要找“黄牛”代购。但如此光鲜亮丽的商品,很难想象其背后竟是这般场景:昏暗隐蔽的网吧后门,直接在桌上揉的面粉团,堆在地上的包装盒……杭州相关部门接举报查处,这款曲奇原来是出自黑作坊的“三无食品”。朋友圈里的“蜂窝煤蛋糕”,号称使用竹炭粉制成可排毒养颜,也被专家斥为子虚乌有。
除了食品安全以外,一些商家的炒作之风也该刹一刹。相信有很多人心中都有质疑,会不会是商家请人排队制造假象?当然,这些疑问暂时无从求证,不能断言商家的诚信有问题。但网上有的突然爆红的“网红食品”,已被媒体报道是通过无门槛的微商代理“植入”朋友圈,通过高额返利等手段刻意给消费者带来一种“我很红”的错觉,其套路甚至带有非法传销的影子。对“网红食品”而言,“黄牛”加价本身已存在法律争议,若商家也打起擦边球,不可不察。
再强调一次,“网红食品”的出现,本身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并无不妥。但怕就怕个别商家浑水摸鱼制造“网红”假象,甚至不顾食品安全的法律底线。其实,也有很多百年老字号都有大排长队的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在产品本身下功夫。与之相比,人气不过肥皂泡,网红来得快去得也快,君不见此前也大排长队的诸多“网红食品”,如今已泯然众人。秉承匠心,做好产品,才是长期红下去的根本之道。(张涨)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网红食品 排队 网红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