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镜”观四川“传”友情
二○一七台湾传媒学生用镜头记录四川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又一批台湾青年学子来到四川交流。近日,由四川省台办和高雄市新闻记者公会主办的“2017台湾传媒学生纪录四川活动”在川举行,来自川台两地传媒院系的21名师生在8天的时间里,携手合作,用镜头记录在四川的所见所闻,用作品展现他们心中的四川。
这次活动,来自四川和台湾的学子确定了“人文历史”和“美食文化”两个不同的拍摄方向,每组拍摄团队均由5位台湾学生和3位四川学生组成。此次拍摄囊括了四川最具代表性的人文历史景点和特色美食,一次“镜”观四川之旅正式启程。
人文历史: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和我到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赵磊的一首《成都》,开启了台湾学子对四川的认识。成都是人文历史组此次拍摄的重点,也是行程的首站。这座两千多年从未更名的城市,在蒙蒙的春雨中慢慢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大慈寺、武侯祠、锦里、金沙遗址博物馆……一个个采访点串起了古老四川3000余年历史积淀的古蜀文明。成都既有老建筑、旧情怀,也有新业态,古老又时尚,休闲又摩登。“‘美’是对四川最深刻的印象。四川厚重的历史样貌得到了较完整的保留,古色古香,别有韵味。”台湾学生陈怡茹说。
八天时间,同学们辗转成都、自贡、邛崃等地,感受四川美食文化的身后。在成都,同学们在川菜博物馆了解川菜发展历史和主要特色,亲自动手体验制作川菜之魂“豆瓣酱”;在自贡,同学们走进盐业博物馆学习了解独特的井盐采盐技术……
“用‘红’这个字概括四川印象再准确不过,无论城市还是食物,因为这里的热情,感觉十分红火,很喜欢这里的人情味。”台湾学子程翎玮说。
创新创业:感受成都的“宜居宜业”
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是最关心的话题。在这次拍摄之旅中,省台办特意安排同学们前往成都市天府高新视窗、菁蓉国际广场、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等地,了解成都的发展成就和未来发展目标,了解成都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和优惠政策。
“成都海峡两岸青年创客创业中心”是成都市专门针对台湾青年创业者开办的创业孵化器,这里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知高新区还专门发布了《成都市高新区关于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后,同学们更是跃跃欲试,在随后的座谈中与当地负责人踊跃交流,咨询相关细节。台湾学生陈柏翔一直都有到大陆发展的愿望,在创新创业参访行程中表现得格外踊跃,每到一处都留心观察,在座谈后他还专门记下来负责人的电话号码,打算回到台湾后保持联系,寻求发展机遇。
成都市最繁华的春熙商圈里,坐落着台湾上市公司蓝天集团成立的大型百货商场——群光广场。在这里,同学们参观了解商场的运作与行销,“在地化”、“服务细节”是同学们听到的最多的词语。在和总经理尤荣川的交流中,他说他眼里的成都,既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强劲的经济发展,又有休闲的生活态度,可以说是“宜居宜业”。
难舍难分:回忆是思念的愁
八天时间转眼就过去,八天的共同“工作”,让川台学子结下了深刻的友谊。还记得来时的第一天,四川同学前往机场热情地迎接台湾同学,带他们到四川传媒学院参观,帮助还台湾同学领设备,调机器。
在最后的总结交流会上,大家分享这几天的感想,台湾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
“我要感谢大陆同学这些天对我们的帮助,很照顾我们,也会帮我们扛很重的机器,还教给我们很多专业知识!”
“我要谢谢大陆同学总是很阳光、很热情地接待我们,就像我们的开心果一样,希望大陆同学有机会也来台湾玩,我们友谊长存。”
“四川传媒学院的老师和设备都很棒!好希望再有机会来到四川,和小伙伴们再见面!”
台湾同学陈柏翔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在八天时间中,他和四川同学于喆铭有许多互动,了解到喆铭不仅是大四的学生,还是一名青年创业者,正在发展自己的网络影视公司。佩服的同时,他还萌发了到喆铭的公司实习甚至就业的愿望。提出这个想法后,喆铭表示十分欢迎。目前,两人正在积极对接中。(钟舒泰)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四川 台湾 成都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