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民进四川巴中:乡村学房亟待关注
由于集中办学的深入推进,加之对学童学习条件及生活水平期望的提高,愈来愈多的乡村学童父母或监护人开始在学校附近租房陪学,造成乡村学房特别是标准学房一房难租的尴尬局面,亟待引起关注。
一、 产生乡村学房一房难租的原因
随着农村生源的日渐减少,在农村实行相对集中的办学模式,既能较好解决乡村学校日益紧张的师生配比矛盾,又能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社会发展的使然。但实行相对集中的办学后,学童一下子集中到了位于乡镇街道的中心校或学生相对较多的村小就读,学生数量增加了,校舍却没有适量地增加,学校大多未给学生提供较好的寝室。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尽可能地给金贵的学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成了家长的共识,再加之一些学童由于年龄偏小,生活能力不强,学童家长或监护人到学校附近租房陪读成了不得已的选择,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学房需求不断增加,数量却没有相应的增加,自然出现了农村学房一房难租的尴尬局面。
二、 探究乡村学房一房难租的现状
一是乡村学房数量严重不足。实行集中办学后,承担办学任务的乡镇街道中心校或村小既要给学生安排教室,又要给学生准备寝室,学校房源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大多不可能给学童提供较好的食宿条件。近些年,由于城镇化的推进,乡村的人一有钱就到城镇购买了自己的房子,乡村建房很少,能出租的现有房屋根本不能满足学童的巨大租房需求,乡村学房数量严重不足。
二是乡村学房质量普遍不高。由于需求远大于供求,一些学童只能租住学校附近居民的柴草棚或违章建筑等作为自己的学房,普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就是那些较为标准的单间,因年久失修,再加之常时间无人居住,用火、用水、用电大多不方便且不安全,个别还存在随时倒塌的危险,基本也不能正常的驱热保暖,乡村学房质量普遍不高。
三、 解决乡村学房一房难租的建议
一是大力改善乡村学房质量。承担办学任务的乡镇中心校或村小多方筹措资金,对现有校舍实行加固维修,提高校舍学习居住质量。乡镇、村组干部加大学校附近学房租赁的监督检查工作,禁止把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租住给学童。二是适量增加乡村学房数量。学校尽力新修一些校舍,满足学生食宿需求。引导鼓励居民在学校附近修建一些用于出租的住房,满足学童需求。三是切实配好专职生活教师。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给集中办学学校配好配足专职生活教师,不能将上课教师与生活教师混岗使用。四是实行科学集中办学模式。注重人性,不将因年龄小、生活能力弱、没有基本自立能力的学童集中就学。结合实际,拟订地区、学区集中办学最低年级。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乡村 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