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种粮大户期盼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暮春时节,广东省产粮大县廉江市的乡陌田间秧苗青青,长势喜人。记者跟随农业部百乡万户广东调研组来到廉江市营仔镇,与当地种粮大户一起话农事、聊心愿,倾听种粮大户们今年的诉求与期盼。
数场座谈下来,调研组发现,尽管国家多年来持续不断推出强农惠农政策,然而面对日益增加的生产成本、变幻莫测的市场反应以及惠农政策的落实误差,农户们心中仍有一些不吐不快的愁心事。
一愁种粮收益低。在营仔镇北堤村,当被调研组问到种粮的成本时,现场20多位种粮大户顿时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感叹如今种粮成本高居不下,种粮收益太低。种粮大户张贞当场用纸笔给调研组算了一笔明白账:田租200元、种子15元、机耕机收170元……加上农业投入品还有人工费用等,每亩水稻的成本将近850元,而按照2016年当地早晚造水稻收购价1.38元/斤、亩产700斤计算,一亩水稻的纯利润仅有一百元左右。
二愁政策补贴落实不到位。营仔镇云峡村的种粮大户孙素向周边村庄流转了320亩土地种植水稻,令他不解的是,国家的种粮补贴却没有真正发放到他手上,而是发到了原来土地的承包户手里。孙素的困惑也是大多数种粮大户的困惑。由于他们流转的土地很多原是已撂荒的地,复垦、水利设施重修都需要耗费大量成本,然而却种粮补贴却仍旧发给了原来的承包者,这无疑更加挫伤了他们的种粮积极性。
三愁水稻政策性保险成“鸡肋”。廉江是台风多发地区,从2010年开始,当地开始推行政策性水稻保险,保费每亩20元,农民仅需自费4元,其他由政府补助。这本是一件利民利农的好事,然而在推行中却“遇冷”,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理赔速度慢,被访农户均表示,2016年早晚两造因气象灾害受损的水稻,至今仍未拿到保险金,一些农户甚至打消了继续参保的念头。二是在定损标准上农民没有博弈权,按照规定,参保水稻受灾每亩最高能得到350元的赔付,然而实际情况是,如何定损并且计算补偿标准,都由保险公司确定,农民始终没有话语权。
尽管困难重重,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始终割舍不下对农耕的情怀和眷恋。已经68岁的张炳树和他的两个弟弟都是云峡村的种粮大户,三兄弟加起来的种粮面积将近1000亩。“如果国家的惠农政策能落实到位,让种粮人得到实实在在的补贴和支持,我还是愿意继续种粮。”张炳树向调研组表态道。
对于农户们的困惑和诉求,调研组表示,目前,农业部和财政部已经发布了《2017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支农投入。同时,调研组还建议,解决种粮效益低的问题,既要靠政策有形的手,也要靠市场无形的手。种粮专业大户应该抱团成长,迎和市场需求调整水稻品种和品质结构,通过发展品牌经济来带动提升粮食质量效益,提高粮食的市场竞争力。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种粮 大户 政策 水稻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