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课堂直播映射出教育者的“懒政”
近日,“水滴直播”中出现全国多地学校的课堂直播画面,引起热议。参与视频直播的学校涉及多个省份,从幼儿园至高中毕业班都有,直播场景多为教室。(4月25日 澎湃新闻网)
把直播镜头对准到校园课堂等特定场所,众人褒贬不一。争论中,能听到“存在即合理”的声音。但这种集体性的网络公开直播,本身是否合法合规,显然被大多数人所忽略。毕竟,网红直播“点对众”模式,网红们已具备直播内容的知晓权,并以此产生盈利;而课堂直播是“众对众”形式,全体学生都对直播都知晓吗?不得而知。但可肯定的是,哪怕有一个学生不同意, 课堂直播的视频就不能上传到社交平台上。
课堂在知识传授方面,是开放性的,但在环境空间上,一定是有区别于其他场合的独立性。对于学生个人隐私、数据安全、人身安全的保护,是学校的应有之义,但跟风式地来尝试网络直播,把学生方方面面都推进陌生的成人世界中,这是教育的失误。暂且不表隐私和权益等法律概念,单就教育者本身,就能从中映射出其“懒政”思维在作怪。
一些老师追本溯源,说课堂直播是学生家长推荐的,有“提供证据”的初衷在里面。这里面牵扯到学校和家长在学生自律问题上的责任归属——老师跟家长反映学生问题,有家长觉得老师是在针对孩子,个别孩子也会对发生的事情不承认,老师似乎百口莫辩。这样的背景之下,经家长“友情推荐”,课堂直播闪亮登场,“有图有真相”,问题看起来简单化了,学校和家长的衔接也因此“高效”起来。
但这种做法最大的问题在于,没人去倾听学生们的感受。自身隐私权被全盘让渡出来,且是要切入到整个网络的视线之中,这是很没有安全感的事情。因为,你无法确定的是在屏幕那头,到底是关注还是猎奇,是窥探还是监视。学生势必要分心于镜头高悬的网络直播,对学校而言,更是教育执行力的分流和消解。这显然违背了自身初衷的。
教育学生以自律,这本来就是课堂上的重要内容。想着用摄像头来替代教师属性,这就是“懒政”无疑。有的表示摄像头安装了一个月之后,学生在纪律方面的表现“好很多了”,但这句话深层次的语境是:一个镜头就能让学生表现“好很多”,那之前老师在教育方法上是否就瓶颈了呢,否则,怎能轻易被直播给“比下去”?但直播能在课堂上走多远,目前存疑。但当它“下架”之后,课堂自律是否还能保持高水准,到时就真考验教育者的水平。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直播 课堂 教育 学生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