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商业体验多 试用须谨慎

2017年05月04日 14:02 | 作者:韩韫超 | 来源:工人日报
分享到: 

试用须谨慎

“把大学生当小白鼠,拿劣质化妆品搞现场化妆活动,很多参与的学生脸部被灼伤,糜烂流液。”近日,江西南昌某商场被大学生声讨,并被指以“参与者自身肤质问题”来推卸责任,商场称已陪同伤者去医院,并承担了治疗费。

试吃、试用、试玩、试妆……商家推出的各类先行体验活动可谓不少,目的就是让消费者在亲身感知后获得良好印象,产生购买欲望,或通过人际传播形成口碑效应。之前有媒体报道过体验时感觉挺好,买回去大呼上当的事情,却少见提供体验时就自毁招牌的——是产品质量确实有问题还是什么其他原因?应该调查清楚。这也提醒人们,一些试吃试用,还是要谨慎参与。

洋货维修难?

据《新闻晨报》报道,上海的谢先生去年从日本买回一个品牌电饭煲,使用时多次有“触电”般手麻的感觉,于是找到该品牌在上海的售后服务中心,对方称这并不是漏电,而是感应电,没什么问题,并表示如果要做进一步处理,须将产品送回日本。

从国外“人肉”背回的洋货,使用体验如此不完美,难免让人不爽。有如此困惑和遭遇的恐怕不止谢先生一个,近年来不少人都热衷海外淘货回国,看似性价比挺高,可一旦有质量问题需维修调换之类,便往往陷入尴尬。因此,消费者购买此类商品前,最好对其维修等售后服务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理性选择,少花冤枉钱。

“比武”抢客源

据澎湃新闻报道,5月1日,浙江宁波慈溪市一高速公路收费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交警正在处理时,两家赶到现场的汽车修理厂人员竟为了抢生意互殴起来。警方以涉嫌寻衅滋事抓获并拘留数人,具体案情还在进一步侦查中。

此前就曾有报道说一些地方的长途车为争抢客源,将乘客衣服拽破,甚至“飙车对骂”,在公路上你挤我扛。可见,时下一些商家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暗地里使绊子,明面上拼刺刀——这是做生意还是黑社会火拼呢?这么做真能招徕生意吗?除非消费者不长脑子又胆大无比。奉劝一些商家还是长点儿心吧!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体验 试用 谨慎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