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 策论
政府网站不成“花架子”需向懒散开刀
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政府网站凭借这些优势,已成为当下群众反映诉求的一个常见选择。但是,“信件”有去无回、办理工作不求质量、无视群众不满意评价,也是各地政府网站不同程度存在的通病,收到不少群众的“差评”。政民互动如何真正动起来,群众网上诉求如何高质高效办理,考验着政府智慧。(5月14日《法制日报》)
政府网站,尤其是基层政府网站,与群众没有互动起来,说明群众在网上留下的呼声、意见、建议,没有被充分尊重和重视。或者,虽然有互动,但速度很慢,回应的效率极低,群众等待的时间很长,政府网站并没有发挥网络的及时性功能,闲置了与群众互动的渠道,形成了资源浪费。政府网站与民互动缺乏热情及其管理策略,或者干脆建而不管,与处理群众事项存在的习惯性“懒”字,存在很大的关联。政府树立形象,群众信任政府,政府网站应当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并形成良好的网上行政、宣传和与民互动的风气。
作为政民互动平台,政府网站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网站如何管理,政府网站如何与群众互动,如何兼顾网上和线下群众的呼声,需要把网站建设及其网民的声音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把政府网站管理视为行政工作的一项内容,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吸取兄弟政府网站的管理得失,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章程。这就是说,政府网站只要想建好、管好、与群众互动好,就不会有难度,不能有任何借口;而只要重建轻管,就将可能推卸管理政府网站和及时回应网民声音的责任。
以政府网站在与民互动为例,政府网站不设置“互动”专栏和渠道,会显得跟不上趟,而设置了“互动”专栏和渠道,却不能及时回复群众,既伤了群众的心,也丢了政府网站的面子。一市民去年下半年发去的“信件”,某政府网站至今没有任何回复,政府部门以前常有的做官当老爷的作风,在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中再现和流露,与建设现代政府、文明政府的需求格格不入,也与群众对政府的希望和期待有很大的距离。
摆脱政府网站“花架子”思维,需要对懒散作用开刀,完善章法让懒散人变得勤快起来。可喜的是,合肥市全面整合电话、网络等群众诉求渠道,实时受理来信来电,由专门工作人员通过短信提示、下达督办通知书的方式,负责对职能部门进行督办,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形成处理群众声音的互动链条,解决很多群众普遍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极大地发挥政府网站的作用,应成常态。通过网络平台与群众的近距离接触,网站平台的作用在其次,亲民、为民、便民的意识及作风,是政府部门受理群众诉求、树立政府形象的根本。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政府 网站 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