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魏金山:一位劳动模范的“扶贫情结”
办学20载,举债120万,这样的结果会让很多人唏嘘不已。然而,在驻马店市劳动模范、新蔡县九七学校校长魏金山眼里,却是他人生黄金时期最大的收获:18名孤儿在校费用全免,先后减免了2000多名单亲贫困孩子、父母有重大疾病的孩子、其它经济困难的孩子学费,为学校贫困教职工累计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办教育最大的价值,是实现社会最大效益化”,这些沉甸甸的成绩,缘于他心底滋生多年的“扶贫情结”。
“决不让一位在校生因贫失学”
五月的豫南大地,麦穗飘香。5月12日,家住河南省新蔡县河坞乡陈庄村贫困户韦新华家迎来了尊贵的“客人”。驻马店市劳动模范、新蔡县九七学校校长魏金山手提着慰问品和帮扶金来到了他家,看着韦新华懂事的孙子韦童童帮着老人干着力所能及的农活时,魏金山心里非常欣慰。
今年11岁的韦童童,在他9个月大小时,他的妈妈只身去深圳当保安,之后便没有了音信。他的爸爸韦向峰后来前往寻找,也与家里失联。于是,韦童童只有偎依着爷爷奶奶生活。苦命的家庭总是多灾多难,他的奶奶刘素芳高血压引发偏瘫,目前已患病17年。他的爷爷韦新华几年前遭遇一场车祸,落下了偏头疼的病根,还患有严重的疝气病,不能干重活。这样以来,一家老小只有靠4亩薄地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维持生活。又到了预缴新学期学费的时候。魏金山在家庭走访时得知韦童童一家人的不幸遭遇后,便主动把他家作为帮扶对象,尽心尽力来帮助这个贫困的家庭,当场表示对韦童童的学费实行全免,并作为校园贫困生救济金的资助对象加以关心和关爱。
据统计,目前在新蔡县九七学校,共有16名贫困户家庭子女在此就读。“这些学生,将是我们学校重点关爱的对象。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是全社会需要参与的事情。我们会主动站位,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短板,学校也要拿出实际行动对这些贫困生进行帮扶和资助,使他们家早日摆脱贫困,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一道迈向小康社会。”
就是基于这种“扶贫情结”,新蔡县九七学校建校20年来,对2000多名贫困生累计资助60多万元,确保每一位在校贫困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现在,已有46名学生考入了全国有名的重点大学。每逢暑假、寒假,便会有大学生结对成群地来看望魏金山,感谢他的培养教育之恩。
“要让每位教职工过上体面日子”
“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在确保每位在校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的同时,也要让每位教职工过上体面日子。”
家住河南省新蔡县化庄乡陈李庄村西刘营的郑树红,说起驻马店市劳动模范、新蔡县九七学校校长魏金山,总是眼含热泪:“俺这一家大小,对魏金山的帮扶与资助一辈子都会感恩不尽,但也知道一辈子也会报答不了的。”
今年50岁的郑树红,因家境贫困、兄弟多的缘故,26年前倒扎门到妻子刘心芳家落户,后来与刘心芳又先后生了两个女儿、两个儿子。今年43岁的刘心芳,在小时候得了脑膜炎落下了痴呆后遗症。在他们的四个孩子中,除了大女儿智力正常外,其他3个孩子都属于智障儿。郑树红的老岳父在30多年前就下世了,他的老岳母赵兰英今年74岁高龄,因脑血栓落下了手臂不灵活的后遗症,不足1.4米的个头,体重只有25公斤左右,好在她还能照顾一家人的生活。平常的日子,郑树红便在外打工挣钱养家。
8年前,经人介绍,郑树红来到了新蔡县九七学校打工,在学校餐厅当厨师。2010年4月16日,郑树红一不小心把手插入旋转中的电风扇中,造成右手损伤。魏金山得知后,二话不说立即开车把他送到了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郑树红住院的日子里,需要到他家拿新农合医疗本办手续,魏金山才发现他家的家境是如此的困难,简陋的住房内没有一件价值10元的物品,且一家7口人中有5人生活不能自理。后来,6347元的医疗费便由魏金山全部承担了下来,还组织全校师生为郑树红家举行献爱心活动,魏金山又把39762元爱心款和487件生活用品亲自送到了他家。
2007年暑假,一位老人扯着一位孩子来到了新蔡县九七学校,说要给看大门,除了九七学校哪里也不去。魏金山很是奇怪,就问那位老人为什么?老人说,方圆十里的人都夸你人好、心好啊!
原来,这位老人名叫高连东,来自河南省新蔡县河坞乡孙湾村高湾。高连东11岁时没有了爹娘,后来在村孤儿院长大。娶妻生子后,又连遭厄运,闺女、老伴、儿子先后因病去世。媳妇带着孙女再改嫁时,高连东把孙子高同喜留了下来进行抚养。高连东起初靠着家中的8亩地维持生活,每天还要护送孙子过河到5里开外的梁夹道村小学上学。再后来,高连东听说到了九七学校和魏金山校长,便手扯着孙子前来打工,“我想把孙子也交给你,你就当个狗娃喂着,学校剩下的饭就够他吃的了。”
依然是心底的“扶贫情结”,让魏金山接纳了老人在学校看大门,一看就是10年。10年来,魏金山完全把老人当做自己的父母去养活,不知道给高连东买来了多少件一年四季换洗的衣服,每月还给他发工资、奖金、福利等待遇。他的孙子每年所需4000多元的吃住、学费和衣服,在上学期间从未收过分文。今年71岁的高连东,说起魏金山就感动不已:”他真是天下难得的好人,我要学会知恩、感恩,尽心尽力在学校多干点活,修剪下花草,修修损坏的学生桌椅,尽量让校长少操点心。我的孙子高同喜也长大了,目前在新疆乌鲁木齐创业。九七学校,以后也就是我的家了。”
就这样,魏金山情系学校贫困教职工,累计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先后为贫困教职工发放救助金 30多万元,使他们感受到了一个社会大家庭的融融亲情与温暖。
“尽力让每位五保老人实现精神脱贫”
走出校园,走进敬老院,是魏金山在学生中开展家风和感恩教育的有效方式。今年母亲节前夕,新蔡县陈店镇敬老院98岁的孙刘氏怎么也不会想到,魏金山会早早提着一个大蛋糕,专门赶到敬老院来给她过生日,并祝福她母亲节快乐。老人一边吃着蛋糕,一边微笑着说:“好甜,好酸,我吃的好饱好饱!”
多年来,魏金山秉承“尽力让每位五保老人实现精神脱贫”的目标,一直坚持到河南省新蔡县河坞、佛阁寺、十里铺、陈店等乡镇敬老院慰问,不仅给老人们洗头、洗脚、捶背、整理房间,送去文艺节目,而且还送去棉衣、大米、大鱼、食用油、面粉、粽子、鸡蛋等慰问品,并与老人们一起包饺子、拉家常,让他们体会到了亲如一家的那种情感。
魏金山爱老、敬老、孝老的思想情怀和境界,深深感动着敬老院的老人们。每每等到敬老院菜园的蔬菜丰收上市之时,河坞乡敬老院的老人们总会采摘来最新鲜的蔬菜,开着三轮车把菜送到新蔡县九七学校,表达着他们对魏金山那种孝道精神的回报。
“老人的内心都是孤独的,老人老了,最贫困的地方莫过于心。老之老以及人之老,这种换位的深入思考必须使我从尊老、爱老、敬老做起。”魏金山说,让五保老人实现精神脱贫,乃是精准脱贫帮扶工作中的最大的成就。
魏金山,中国农村最为普通不过的一位劳动模范、小学校长。因家庭贫困,止步于大学校园门外,那时心底就滋生出“扶贫情结”。国家扶贫开发30年,他立足于学校这个不大的地方,靠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参与社会扶贫20年,并让“扶贫情结”开花结果,落到实处。他说,有一朵花开叫幸福,开在心里,心里就乐开花;开在手里,手中就会有余香……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劳动模范 学校 扶贫 教育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