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大学生有偿替课:公共课成重灾区,最高40元一节
近期,大学生“有偿替课”事件又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据大众网5月15日报道,在山东济南高校众多替课QQ群里,“有偿替课”俨然已经形成了产业链,替课明码标价,有的“替课族”能月入千元。全国各地的高校替课QQ群有200多个,仅济南就有近20个,这些替课群少的有数百人,多的上千人。而一节课(普通室内1.5小时)标准价格15元,可根据课程难易程度、特殊要求、课时长短、课量多少,做适当调整,最低价格不得低于每节课10元。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QQ上以“替课”为关键词进行群搜索发现,部分替课群显示为“付费”,用户需要向群主付款后才能入群。记者以替课同学的身份付费进入某校的一个替课群,群公告显示:有需要找人的,或者要替别人的,请发完消息就走,有需要的看到了可以通过群私聊。请大家配合。群内不断地有学生寻求替课的信息发布,一般在10分钟内便会得到回应。
大一学生李某说:“大一、大二的替课需求较多。”学生通过找人替课,不仅花了钱,还没学到任何知识,仅仅只能保住学分而已。在校生小陈告诉记者,一般替一节课的价格是15元左右,最高可能达到40元。
“有偿替课”问题学校知道吗?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的几位高校学生均表示,并不知道学校是否知道替课现象,但针对该现象学校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制止。
一般专业课都是小班教学,上课教师对班级同学基本都认识,如果有陌生面孔出现,老师通常能认出来,所以公共课成了“有偿替课”重灾区。在校生唐某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公共课的考核方式一般是考勤+作业+期末考试的形式,随意请假也可能会影响成绩,学生为了保住考勤的成绩就会选择“替课”。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因为课程无聊、懒惰、出去玩等原因外,在寻找替课者的群体中,还有一部分是大四的学生,由于实习和公共课冲突,只能选择找人替课。与公共课相比,未来的工作还是比较重要的。“空出时间,能够干自己喜欢的事,又不影响上课扣分。”在校生王某说。
曾参与过替课的李某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替课不只是为了赚钱,还可以学到不同的专业知识。”在他看来,“有偿替课”是一个高性价比的兼职。替课者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收获报酬,而被替课者既损失知识又损失了金钱,正所谓得不偿失。
有高校教师表示,平时的考勤会计算到课程成绩中,老师们上课点名,是为了督促学生们按时上课,有的学生为了完成学分课程想出“有偿替课”这样的歪招。用刷脸、扫二维码等技术来识别上课学生,费时费力,不可能每位老师都用这种办法。再者,把本该用来教授知识的时间用到了和个别学生打游击上,对师生都没有好处。
也有教师表示,学生们上课有急事可以请假,老师也不会不通人情。找替课的学生其实是在投机取巧,看上去省下时间做了自己认为更有用的事,实际上学习才是第一位的。(青年观察家通讯员唐顺涛对本文亦有贡献)
(原题为《大学生“有偿替课”盛行?高校该管管了》)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大学生有偿替课 公共课 40元一节


美再次发射“二手”猎鹰火箭 将10颗卫星送入轨道
中国邮政发行《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京城赏花正当时
英国剑桥举行葬礼告别霍金
马西西接任博茨瓦纳总统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通过多项成果文件
多伦多举行复活节游行
中国“最北”湿地迎来今年首批候鸟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