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同是“烂片”,为啥骂国产那么狠
好莱坞大片《神奇女侠》和《新木乃伊》正在国内院线上映,同《神奇女侠》较为分裂的口碑相比,《新木乃伊》则基本可以说是恶评如潮。虽然电影在经济发展的意义上是个大产业,但普通观众图的主要还是看完电影后的心情,如果觉得不好,往往找点词汇表达一下不满,比如“烂片”等,这很正常。
进口的、国产的电影都在档期里轮番吆喝,烂片的概率其实都不算低。只是在我们国内的观众甚至影评人中,存在一种很奇怪的“差别化对待”。面对国产烂片,不屑的嘲讽声浪在地铁的嘈杂中都能听见,往往还带着料事如神的得意,仿佛去看一部烂片只是为了验证自己的事先判断;如果是一部进口烂片,有些人会主动找理由为其开脱,比如说烂片总是难免,哪能每部都精彩。对于国产烂片,一些人会挖掘记忆深处的丰富档案,如数家珍地清算相关影视界人员的糟糕记录;而对于进口烂片则会怀念相关演员、导演甚至影业公司曾经的美好,抱以宽容和原谅态度。
对于国产、进口烂片的双重标准,根子上讲,还是中国社会潜意识里自觉赞美“洋货”的习惯造成的,说白了也就是源自文化上长期的自我贬低。当我们在讨论观众或影评人对国产和进口大片的差别化对待时,首先需要承认,很多国产电影水平的确堪忧。究其原因,大体上是模仿外国大片的结果。师傅和徒弟放在一起比较,师傅即便挺烂,但毕竟跟徒弟比起来还是要顺眼些。
要想消弭社会对于国产和进口大片的双重标准,需要观众和国内电影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如果国产电影继续跟在外国大片后面亦步亦趋,总想照着某个外国奖项的标准或者别人的票房奇迹“依葫芦画瓢”,而不在作为本国电影“主心骨”的价值观上下功夫,不能体现出创造性,那么要想获得尊重确实有点难,也就难怪观众“恨铁不成钢”了。
文化自信是现在我们常说的一个话题,照猫画虎显然不是自信。“中国制造”一般是指工业产品,用它作类比,如今的国产电影很多仍未摆脱“山寨货”的境地。“中国制造”的工业产品在各方面提升明显,国人现在购买“国货”时已经基本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了,有时甚至还颇感自豪。那么,国产电影何时也能让国人像面对新“国货”、高铁和大飞机等那样充满自信和自豪呢?
技术、技巧学起来相对容易,而电影产品精神创造方面的进步会滞后一些,这一点我们能理解。只是希望这个滞后不要太久。换个角度来看,现在观众对国产电影的相对“苛刻”,其实是希望它尽快改变面貌,即便短时间内还难以轰轰烈烈,至少也能像一些伊朗电影那样,将口碑从小到大一点点做起来。什么时候国人能像选择国产手机那样自豪的选择国产电影,想寻个国产烂片开骂一番的机会都不多了,那将是令人欣慰的情景。更进一步,如果中国电影哪天能在外国人那里广为流行,那个时候中国观众甚至整个社会潜在的文化自我贬低症状,就真能治好了。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国产 烂片 电影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