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众说 众说

中学生被逼吃粪 校园欺凌为何屡禁难止

2017年06月30日 14:01 | 作者:丁慎毅 | 来源:南方网
分享到: 

日前,一段强迫同学吃屎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在网传的这段视频中,身穿绿白颜色校服的学生在厕所的蹲坑旁,用手抓起了坑内的粪便,尽管他对镜头外的人说“饶了我吧”,但对方还是要求他舔手指。

北京市公安局延庆分局26日中午发布情况通报称,网上出现反映延庆二中学生受辱视频内容属实,经鉴定,该学生身体所受损伤构成轻微伤。7名涉案学生在其监护人的陪同下依法接受了警方调查,7名肇事者中5人已满14周岁却不满16周岁,依法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另2人不满14周岁,依法不予追责,只能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此事还应该有整顿学校的后续。

去年5月份,安徽一小学副班长逼同学喝尿吃粪,结果是教师调离校长撤职,但仍然被认为处理太轻。要知道,校园欺凌让一些孩子生活在恐惧中,有的因此改变了性格,变得内向、封闭,有的身体受到了伤害。校园欺凌给孩子们带来的那种身心的伤害,尤其是心理的伤害,可能影响这个孩子的一生。

而在延庆二中,事情被爆出来,既不是老师发现学生被欺凌,也不是校长找到警方报案,而是延庆警方从互联网上获取了孩子被侮辱、欺凌的视频。要是没有这段视频,可能就内部消化了。

实际上,去年海淀某小学就曾有一位家长在网上发文称,指孩子遭到同学的“霸凌”,被有厕纸、尿液的垃圾筐扣到头上,事后出现失眠、恐惧等急性应激反应,质疑校方处理不当。尽管事后校方将此事定义为“偶发事件,并非校园欺凌”,但仍遭到社会普遍质疑。而这次据受害学生介绍,肇事者曾经屡次向其索要钱物,给其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肇事者的种种表现,难道学校和老师一无所知?

总的来说,我们国家在处理校园欺凌方面,法制对学校和家长的制约力量还太软弱。

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学校的声誉必然受到影响,继而会影响到校长以及上级教育部门的政绩,所以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首选就是“家丑不可外扬”。而校园欺凌事件中,学生家长也多不报警,主要是因为家长怕学校方面事后报复学生。双方撇开法制而面对面博弈的结果多是大事化小,也就为再一次校园欺凌事件埋下了隐患。

如果法制在校园缺位,校园欺凌就会不断出位。从学生之间的侮辱殴打,到动刀子,欺凌暴力在逐步升级,这样的现实的确令人忧心。

从根本上来说,法制必须在校园欺凌中到位。这就需要尽快出台《反校园欺凌法》,这才是法制彻底到位的办法。不说别的,仅仅就出现校园欺凌时学校和家长若不及时报警将受到法律的惩罚,那么学校还敢玩套路吗?

校园欺凌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这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不同的是,我国的校园欺凌现象比其他国家多的多,主要就是很多国家都有相关的法律保障。2003年,英国政府教育与技能部发布《反欺凌行动宪章》,多数中小学制定了专门针对欺凌的措施;2013年,日本参议院审议通过《欺凌对策推进基本法案》;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更是加强立法,通过制定欺凌行为认定标准和严惩欺凌行为,遏制校园暴力,而且美国法律对校园暴力制裁极其严厉。比如去年初“三名留学生施虐同胞案”,三人分别获刑13年、10年和6年。服刑期满后,三人将被驱逐出境,几乎没有再返回的可能性。

我国关于校园欺凌的法律,散见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民法、刑法等相关条款,使用起来既不方便也容易有出入分歧。只有尽快出台《反校园欺凌法》,精准对应校园欺凌,才能使中小学生承担欺凌与暴力的相应法律责任,使学校和家长承担明确的过失责任。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欺凌 校园 学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