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好声音 好声音
民盟王凤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解“老有所养”难题
笔者通过走访、调研,并在山西省阳泉市矿区贵石沟街道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了解到,目前,开展居家养老的社区建立了各项制度,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服务,如成立了“居家养老”工作领导组,组建了服务队;对社区“三无老人”、“空巢老人”、“贫困老人”建立信息库,根据服务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定期家政服务;为偏瘫老年人进行康复指导,使其走出家庭,回归社会等。
但笔者也从中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日间照料中心大部分由于经费跟不上,运行不良。如贵石沟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15年1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面积约110平方米,因为经费不足,设施不完备,只聘用了一名志愿者负责管理和服务工作,功能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充其量只是一个简单的活动室。这种情况,在社区普遍存在。
社区养老资金匮乏,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老年社区服务是依靠政府引导与资助才发展起来的,但仅靠政府投入无法满足社区服务日益壮大的需求,致使社区养老服务处于资金短缺的困境,无力扩大场所和添置、更新设施,从而导致服务供给不足。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化程度低。随着人们支付能力的提高,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也在增长,社区服务走产业化之路是必然趋势。然而,目前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化进程缓慢,尽管有些地方的社区服务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品牌化、连锁化发展趋势,但从整体情况看,产业化程度仍然较低。
社区养老专业人员缺乏。目前,社区养老工作的绝大部分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也比较缺乏。这不仅直接影响到社区服务和日间照料中心运行的质量,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整个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
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议: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形成多元化和多渠道投入的发展机制。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政府组织和推动的一项社会福利事业,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费来源不能单靠基层财务补贴和社会募集,而应扩大政府财政投入,让有照料需求的老人都能得到帮助。同时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
构建老年社区支持网络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照料、护理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等。建立居家养老生活照料服务网、社区紧急救助网、医疗卫生保健网,为居家老人建档立案,全面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此外,应根据不同老年人身体状况和服务需求采取不同层次的照料形式,努力发展成社区“志愿者服务—上门服务—日间照料中心”相互衔接的照料体系。
打造智慧型居家养老模式。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互联网+”打造智慧型居家养老模式,通过将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结合,能大大提高养老服务水平,让老人在家就可以安享晚年。
建立社区养老专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队伍。在社区设立专职养老工作人员,可以为高龄老人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定期上门了解高龄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需求,给老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通过志愿者对高龄老人提供定期的服务,既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也能弘扬“尊老、爱老、孝老”的优良传统。
(作者单位为民盟阳泉市委)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养老 服务 居家 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