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中国经济必须承受之痛
“来了,马云的‘无人超市’!”几天前的一则消息迅速地在中国的几亿“剁手党”中滚动着、膨胀着、发酵着。“没错,一场‘消灭收银员、消灭导购员、消灭服务员’的革命,浩浩荡荡开始了!”标题党们的噱头给眼下一场关于实体经济的争论之火又浇了一桶油。
“实体经济这是怎么了?”如今,很多如笔者这样的外行,也开始关心起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来了。因为,它的好坏,决定着我们能否随时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更决定着我们口袋里是否有足够的票子支持这一冲动。从这一点上说,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其中,因此,在下也就“匹夫有责”了。
什么叫实体经济?尽管很多人都对这个题目口若悬河地发表见解,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够为人们普遍认可的边界。比如,眼下风生水起的互联网经济到底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争论的双方就大打口水仗。
产能过剩,成本居高,税费太重,利润太低,而指望其能够“拉兄弟一把”的金融偏又“脱实向虚”。在各种场合,包括全国政协常委会这样的场合,一些企业家都大倒苦水。
尽管来自不同统计口径的数字不那么一致,但是,眼下实体经济正面临着一个“坎儿”,则恐怕是不争的事实,表现为“三大失衡”,即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
有人把实体经济之困归咎于虚拟经济的跑马圈地、挤压排斥,归咎于金融资本的嫌贫爱富、见死不救。
也不尽然。笔者日前曾拜访一位企业家,做服装兼做茶叶,也是浙江人,马云的老乡。惊涛骇浪中,他正在喝茶。“是有些问题,但没那么严重,做企业本来就不容易。”他认为,实体经济中高端的东西还是有市场的,好的东西还是好的,不仅没受影响,还有提升。
“网店的火爆加剧了企业间的价格战,逼得企业生产一些低质量的产品。但这种现象是暂时的,顾客早晚还得从互联网再回实体店。”
他的这一分析琢磨下很有些道理。我们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并不太长的历史梳理一下,就能够得出一些理性认识。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面临的是短缺经济。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空调……那时节,产品只要能生产出来,就有人抢。用时下的话说就是,“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行业门槛低,没有也不需要自主核心技术,反正国际国内市场庞大,“萝卜快了不洗泥”。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企业不过40多万家。而到2016年底,全国已经实有各类市场主体超过8700万户,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5万户。
企业多了,自然有竞争;产品多了,顾客自然会挑剔。如果这一过程在平稳中发生,中国企业会在市场法则的优胜劣汰中实现自然的转型升级。“天有不测风云”,199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从大洋彼岸袭来,打乱了我们转型升级的脚步。潮水退去,裸泳的人开始一个个暴露在沙滩上。4万亿的救市措施虽然推迟了这一进程,但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转型升级,这是中国经济必须要完成的“凤凰涅蓜”,是必须承受之痛,躲是躲不过去的。
正因为如此,十八大以来,中央审时度势,在国际国内经济大潮中不为所动,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思路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只要冷静地思考一下,就能够感受到中央强调保持战略定力的理性和英明。
君不见,在很多人抱怨国内需求不旺的时候,国内游客反而到国外去“疯狂扫货”吗?据联合国的统计显示,早在2012年,中国海外旅游消费总额就达1020亿美元,超过美、德,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际旅游消费国。说明什么?说明不是中国人的需求的问题,而是我们的产品质量的问题、产品种类的问题。这不就是供给侧的问题、结构性的问题么?
其实,同样的情形上个世纪80、90年代也发生过,只不过那时“扫货”却是在国内——大多数国人也去不起国外,就在国内托关系、走后门买东芝、索尼、夏普的彩电、冰箱、空调。时过境迁,如今你还看见有人从日本往回买这些东西吗?现在去日本买什么?买马桶盖。
因此说,眼下实体经济的困难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而相当一部分是低端、过剩、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重、缺乏议价能力的问题。如果我们再用老思路老办法从需求侧找出路,再放水,过量的投资就会产生大量的需求,再次制造大量的过剩产能——水泥、钢铁、玻璃……结果是落后的产能又得以苟延残喘,继续裸泳。
所以,根本的解救之道还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做文章,特别是,要把“三去一降一补”当作一个有机整体,重点是“一补”。“补”,不仅要补脱贫攻坚、基础设施的短板,还要补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进步不快、有效供给不足的短板。至于那些低端的、过剩的、高耗能的、污染环境的实体经济企业,本来就是在“去”的行列。
从短缺经济到买方经济转型,从需求侧发力到供给侧改革过渡,这个过程的确很难,但是我们别无选择。风口浪尖上,倘是鹰,当然可以扶摇直上,逍遥一游;而猪,要是清醒一点的话,就应该在被风卷起来的当口,赶紧找个安全一点的地方平稳着陆,然后脚踏实地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千万不要心存侥幸,陶醉云间,否则,风一停,总是要掉下来的,拖得越久摔得就会越重。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经济 实体 中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