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婚姻大事 “越俎代庖”是责任错位的延续
在健身族看来,莲花山公园只是深圳的众多去处之一。而对于操心儿女终身大事的父母们来说,这里是个独一无二的场所。随着儿女们渐渐“奔三”、“奔四”却又无暇社交,为了替其寻到一个合适的对象,焦急的家长们纷纷代儿“上阵”、替女“出征”,构成了婚介角的一道风景线。他们不少人也认为替孩子相亲其实不合适,而且怕显得孩子自己没本事找对象,再者,“这里的家长条条框框要求太多”,让机会显得很渺茫。(7月17日《南方都市报》)
为子女代劳相亲俨然具有中国特色,既便在文化渊源极深的东南亚,也没有时下国内家长们此般急切。尽管婚姻大事非同儿戏,受到各方因素的限制太多,依然无以阻挡中国父母们的狂热。更何况,当“中国式丈母娘”已成为高门槛的代名词之下,连自己都明知“如此做不合适”的家长们,依然奔走在相亲的道路上,并呈现出苦行僧式的极致化,“没有办法”的解释实为中国式责任错位的延续。
在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由之下,包办责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孩子从出生之日起,父母就为其规划了一切,比如理想的方向、志愿的选择、职业的取向等,连孩子穿什么衣服、理什么样的发型,都会打上父母深深的烙印。孩子成了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期望通过孩子看到另一个自己,或者是理想化的自我升级——包括自己无法实现的理想,都应当由孩子去完成。不过这样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失去了独立性、自主性的孩子,往往缺乏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精神,他们对父母要么高度依赖,要么极为反感。
如果说,在职业、志趣、人生规划上,父母或许还有足够的操控空间,自己也有足够的支配权利,但在婚姻上介入过深,依然延续着传统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此举则显得不合时宜,恰如专家所言是一种“病态的表现”。一则,在崇尚权利自由与个性独立的当下,父母介入孩子的婚姻无疑于开历史的倒车;二则,此举存在极大的风险,也无视了爱情婚姻关系中的自我决定因素。没有当事人的参与和体验,中国父母式的包办只会带来失败的结局。
选择结婚与否,都属于个人绝对的自由。不愿接受婚姻的束缚,或者基于对自由新的理解,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大龄群体”,但此并不意味着就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家庭无以承受之重。正如对生育的选择上,喜欢孩子并有能力承担者可以多生育一些,不太喜欢孩子而自认为能力有限者,则可少生甚至不生育。每个人出发点并不一样,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有差异,无法也不能做到“千人一面”。
子女大龄化而迟迟不愿走进婚姻的围城,或者给父母留下一男半女,既有外部因素,也有自身原因,不过归根结底还是自身原因所致。诸如时间太少、圈子太窄等客观理由,其实很难站住脚。根本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体对婚姻与家庭已然有了新的认识,在选择上除了好与坏,还有是与否的多元化。孩子们迟迟不愿结婚并不可怕,然父母们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思维,企图用自己的权威或责任来替代,最终只会徒劳无功。孩子已不再是过去的孩子,父母却依然还是过去的父母,彼此之间则会形成难以调和的矛盾。婚姻大事 “越俎代庖”是责任错位的延续,情与理,法与理之间都无以放行。
任何现象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多元价值标准下,单一化的传统方式无法得到延续,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阻力。父母过度介入孩子的婚姻,于家庭来说并非好事,对整个社会来说亦非利好。此表明在社会改革的过程中,受传统力量的干扰太多。孩子们已然走出了传统的束缚,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权利自由,不过父母们却在自设的范围无以自拔,并成为新生事物滋生的强大阻力。更重要的是,在所谓的责任与道义的掩盖下,行为的合理性往往会被掩盖,并获得道义上的同情。如同“暴走团”之所以泛滥成灾,亦是同情代替规则、客观掩盖主观的所形成的恶果。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父母 孩子 延续 责任


巴克图口岸:军警兵民筑起“红色国门”
宇宙中的幽灵星云 既美妙又让人发怵
欧洲央行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北约举行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军演
米兰举行“毕加索·变形记”展
惊世大奖15.4亿美元!美国最富中奖者诞生
湖北发现2.47亿年前湖北鳄类和鱼龙类化石
中国艺术家韩美林获颁“韩国文化勋章”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