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别因无人驾驶技术削弱安全意识
据媒体报道,近期,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乘坐百度无人驾驶汽车驶入北京五环路的视频引发了热议。7月11日,李彦宏现身山西大学做了一场人工智能专题报告,对此首度作出回应:“未来无人车一定比人类司机更安全。”
自阿尔法狗先后战胜李世石和柯洁,人工智能在一些领域比人类更聪明的认知,就得到了普遍认同。由此,李彦宏所回应的“无人车比人类司机更安全”,也几近成了一句众所周知的论断,甚至在实际生活中也毫无新奇。
生活领域的实际测试,在理论层面也得到了数据证明。全世界每天平均有3500人死于车祸,其中90%的车祸是人为失误引起的。换句话说,基于人工智能算法而出现的无人驾驶汽车,只要给其预先设定好规则,它就不会违背规则,因此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违背规则的概率将大幅降低,交通规则将被严格遵守,人类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交通安全环境。
这对人类而言,是巨大的福音,不仅会让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而且还将挽救无数人的生命,减少交通堵塞和空气污染。然而,无论在技术上如何突破障碍,无人驾驶汽车最大的挑战,仍是人的问题。
毋庸置疑,人类不愿将控制权交给机器人。而且,虽然机器人被认为遵守着远比人类更高的安全标准,但它们发生车祸的概率理论上依旧存在。
去年,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生产的一辆S型电动轿车在无人驾驶模式下发生撞车事故,导致司机身亡。这就引发了事故责任由谁来承担的法律问题,而这是基于自然人驾驶的交通法规所难以界定的。这是一个全新的法律问题。一旦发生了交通事故,程序员、厂商以及使用者,究竟如何划分责任?
更可怕的是伦理道德问题。如汽车在危机时刻,选择保护司机和乘客,还是车外人的性命?如在某种情况下,左边是幼童,右边是耄耋老者,无人汽车到底选择往哪边行驶?细思之下,越来越多的伦理问题会随之而来,那么谁需要在解析这些伦理问题中起主导性作用?政策制定者,还是汽车厂商?
作为一个社会,我们必须决定是否准备让机器人在没有驾驶员干预的情况下,在危急关头做出的选择,符合法律与伦理。所以,无人驾驶汽车远不止是个技术创新问题,未来它的应用,将可能改变人类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甚至还会改变我们看待世界和自我的思维方式。
那么,我们是否准备好去接纳这种新生事物呢?而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如何让人类更具有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理应是社会的共识。这一共识的践行,不容还未上路的无人驾驶技术进行干扰。毕竟,无论人工智能发展到哪一步,拥有柔软心灵的人类,永远都需要温情且安全的陪伴。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无人驾驶 人类 安全


巴克图口岸:军警兵民筑起“红色国门”
宇宙中的幽灵星云 既美妙又让人发怵
欧洲央行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北约举行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军演
米兰举行“毕加索·变形记”展
惊世大奖15.4亿美元!美国最富中奖者诞生
湖北发现2.47亿年前湖北鳄类和鱼龙类化石
中国艺术家韩美林获颁“韩国文化勋章”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