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警惕假大学到农村真忽悠
“100%就业,毕业分配到高铁当乘务员”“农村户口享受国家助学补助,上学也能赚钱”“与××大学合作办学,降分录取可拿名校毕业证”……又到招生季,不少家长和学子最近又在不同渠道看到了上述“好事”。
遇到这种听上去很美好的招生宣传,家长和学生可要当心——这可能是遇到了“假大学”或“骗子学校”。这些学校要么无办学资质、不具招生资格,要么无实体校址、只有空壳网站,要么仅是培训机构却打出与名校合作的幌子……它们用极具诱惑力的广告词,让一些高考落榜学子和社会青年跃跃欲试,但背后的陷阱总让受害者欲哭无泪。
更可怕的是,随着城市媒体对“假大学”的揭批力度不断加大,这些骗子已经很难在城市骗到生源,它们开始盯上了偏远地区的学生。记者曾关注、报道过一所培训助学机构,现在就打着与某高校联合办学名义,成了坑骗农村学生的“假大学”。这所学校里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每年学费要六七千元。
“假大学”危害巨大。一旦农村学生被忽悠,进了各种各样的“假大学”,不仅白交了学费,浪费大好的青春时光,还拿不到正规文凭。这样的骗局,既在精神上打击着那些期待靠教育改变家庭命运的贫寒学子,也用骗取金钱的方式吞噬着扶贫成果。
近日,记者查看一些假大学受害者所发的帖子发现,来自农村的受害者仍占绝大多数。其中,不少人都怀抱着“教育改变家庭命运”的目标前去就读,但由于一些学校的刻意隐瞒,加之受害者核对相关学校信息的渠道有限,使得他们很难辨别假学校。
“假大学”有哪些常见骗术?有受骗的家长表示,现在有一些“没听过名字”的大学,纷纷镇上租房开设招生站;还有一些假大学的招生人员,故意入住当地教育部门附近宾馆,显得很正规……即使家长有一些疑问和担忧,他们也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确实很容易让人上当。
不过仔细想想,一些“假学校”的骗术并不高明。今年7月,有网友发现一所号称能“到高铁当乘务员”的学校,在一段简介中赫然写着学校“是西北铁路局指定重点培养学校”,介绍中还有“进入铁路岗位就业上班”字样。可事实上,这是人为制造语言陷阱外,因为所谓的“西北铁路局”纯属虚构。
对这些号称“包分配”的高铁乘务员学校,兰州铁路局宣传部门一位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铁路正式招考的生源都来自参加全国统考并被录取的考生,号称掏钱就能上的学校肯定是假的,包分配更是荒谬。
其实,这位负责人已经把假学校的骗人把戏揭露无遗:给钱就录取,连分数都不需要,或降分幅度很大,而且还保就业包分配,在高校招生越来越公平公正公开的当下,怎么可能有这等“好事”?
尽管相关部门不断发出提醒,并对此类学校进行曝光、打击,但每到招生季,类似骗局就会变着戏法再来一遍,而且上当者众。出现这个问题,监管部门难辞其咎。有些所谓的“学校”,实际上是培训机构,它们以公司身份在工商部门注册,为何这样“假大学”能游离在监管之外?
严打“假大学”“骗子学校”,防止其在农村大行其道,仍需多方给力。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民办院校招生监督管理制度,对“假大学”的忽悠行为零容忍。要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确保监管不留漏洞。同时,应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比如,通过发布“黑名单”和提醒提示等手段,可以帮助求学者明辨真假;对于跨省忽悠的“假大学”,也可通过建立区域合作机制联合打击。对“假大学”的违法违规招生问题,应实行责任倒查机制,用严格问责确保监管不打盹。
第二,强化规则意识,摒弃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处事”思维。记者发现,在全国多地出现的假学校招生,尤其是以联合办学名义忽悠学生就读的事例中,个别教育主管部门在处置过程中,存在罔顾规则,“特事特办”主动牵线将受骗学生“转学”至公立大中专院校就读现象。这样的处理,虽于情合理,但于法无据,也是对其他学子的一种不公平。
第三,将辨别假大学、假学校的相关知识等,纳入教育扶贫的相关宣传中,在城乡广泛形成对此类“学校”的人人喊打之势,避免更多群众因此受到损失。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学校 假大学 大学 农村 招生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