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古人为何爱在玉器上雕龙刻凤

曲体玉龙 西周 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器呈黄褐色,造型为“c”字形。头部较大,长眉,椭圆形长梢眼,口微张,鼻向上勾卷,器身弯曲状,由粗变细,尾呈尖状,向上勾卷,器身阴刻勾连云纹、眼目纹、二字纹等,口部镂空一小孔。此器造型是商代卷体玉龙的延续,但造型趋于平面化,背少雕脊齿,纹饰中少见重回纹及雷纹。相比商代,周代早期玉龙在雕刻技法和纹饰上有所变化。玉龙的嘴部、唇上翘并有角度。周初龙角也比商代小,但根部较大,躯体比商代瘦长,纹饰也较复杂化。西周中晚期,身躯更细长,无角,代替龙角的是花叶形耳朵,东周时出现卷云形耳。周代玉龙大多不雕刻腿和足。

夔龙形佩 战国 河南辉县赵固村出土。龙作回首屈身状,双面雕刻,遍体以隐起手法雕饰勾云纹,立体感极强。龙身中部偏上钻一个透孔,颈部钻两透孔,可以穿缀,应为组佩的饰件之一。龙身以单卷或双卷云纹装饰,吻、颚、耳等器官及鳞甲等也依卷云形进行刻画,形式简约,颇具动感。

玉龙形饰 春秋 青绿色,薄片体。为长方形,身体卷曲,头侧视,圆形小眼,吻部前伸,下部似有双足,另一侧有一弯尾。一面饰勾云纹,中部身躯镂空成涡形孔,器物表面有切割痕。另一面光素无纹。春秋时期琢玉技艺有了很大的进步,制出了更为精美的玉器,纹饰从平面向隐起、从简单到繁复的方向发展,雕刻技法采用浮雕、镂空与阴刻相结合。

玉龙 商后期 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器玉质呈墨绿色,间有褐色沁斑。圆雕玉龙,龙首微昂,双角后伏,“臣”字状目,眼珠突起,鼻部微凸,张口露齿。龙身于右侧盘曲,尾尖内卷,两短足前屈,各有四趾。中脊饰扉棱,身、尾饰双线阴勾菱形纹、鳞纹,左足外侧饰云纹。 龙是商代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母题,习见于青铜器、玉器、骨角器的装饰中。在龙的刻画中,眼部多作“臣”字状,身、尾多饰鳞纹、菱形纹,中脊以扉棱表现。这些程式化的纹样,既反映了商代艺术的成熟,又是时人对于龙的诠释。

龙形玉饰 西周 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1662号墓出土。玉为浅绿色,半透明,器表有光泽。体扁平,呈“c”字形状。龙首雕刻宽大,头上饰一长角,头顶起尖脊,椭圆形眼,口部大张,上唇向上勾卷,长舌呈长条形向颈下勾卷。龙躯体卷成弯勾形,尾端平齐。龙的边缘随器形雕琢单阴线轮廓线,身躯中部刻双线勾云纹。此器造型优美别致,特别是龙嘴部形状特殊。玉质光润亮泽,纹饰流畅。

凤鸟形内双援玉戈 商 青玉,体扁平。凤鸟冠雕刻一大一小弯弧形援戈,中间有脊锋,前锋呈三角形,尖锐,两侧带刃,大援下部有扉棱和穿孔,可佩系。内为凤鸟身。凤鸟头后有角,棱形眼,尖喙,双翅并拢,尾部向上卷起,爪呈钩状,尾、足各有镂孔。翅膀用阴线雕刻,羽翎纹,两面纹饰相同。

玉凤佩 商后期 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黄褐色,镂空雕刻。形状为侧首回身状,头似公鸡,头顶有齿脊状冠。圆眼,尖喙,胸部向外凸起,与尾连成弧线形。短翅长尾,尾翎分开两叉。爪卧胸下,背中间有一突,突中有一小圆孔,可佩带。翅膀上雕刻四条阳线以饰翎纹。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制作精细。此玉凤翅上雕琢的羽翎纹用的是浅浮雕的方式。而对于冠、翅、尾翎部位的虚实处理则反映出商代工匠已经熟练掌握了镂空、钻孔技术。

玉凤鸟佩 战国中期 河南省辉县固围村二号墓出土。器呈白色,上有黑色沁斑,尾端稍有残缺。体扁平,两面透雕成凤鸟形状,身成“s”形。俯首,张口,尖喙较长,并向内勾卷。圆圈形目,头顶有冠,身体较长,胸前部伸出一爪,较锋利,呈抓握状。背部雕有翅羽纹,分成两叉,一长一短,均向上呈卷曲状。尾部下垂。器身阴刻云纹、曲线纹等。战国时期,雕刻有大量的精美龙形佩饰,此器的造型与龙形佩有相似之处,但在喙、冠、翅、爪及纹饰上又有着独特韵味,更显生动鲜活。

玉夔龙佩 战国 河南省洛阳西郊小屯村出土。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沁。双面雕刻,纹饰基本相同。夔龙为“s”形,下有足,行进状。低首,有耳,圆眼,上吻较长并向上翘起,嘴张成圆形。龙身向上拱起,长尾,尾部为叉形尾,一尾向上勾卷,另一尾向内部勾卷。身下有一足,向内弯卷。夔龙身和尾部琢刻阴线纹、斜方格纹和勾云纹等。此龙头顶到下颔处有一垂直透孔,单面钻成,可系佩。此器虽小,但是做工精细,纹饰极精。

凤鸟形玉饰 战国 河南省辉县固围村六号墓出土。器呈黄色,有褐色沁。扁平体,两面雕刻,刻一凤纹,昂首,头顶高冠向后飘舞。圆眼,尖喙,嘴紧闭并镂空成一圆孔。腹部前挺,三叉长尾向身后卷曲并高高上扬,紧贴于头、颈背部。凤身刻勾云纹,尾刻翎纹,中间长尾尖部呈扇形,上斜刻阴线纹。器正中有一穿孔,器下部有榫。造型优美,纹饰精细,线条流畅,是战国玉雕珍品。
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龙的传说等龙文化非常丰富。而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龙和凤常用来象征祥瑞。而在古代,人们认为玉是宝贵之物,以玉为祥瑞之器,故礼器、佩饰、信物等多以玉来制作。故此,在古代流传下来的诸多器物中,我们不难发现雕龙刻凤的玉器。而不同时代出现的这类玉器又各有特点,从国家博物馆藏品中,也许我们可以欣赏到古人的很多想法与技艺。
编辑:杨岚
关键词:雕刻 玉器 纹饰 纹,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