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戒毒管理局民警林荣卿:把青春献给戒毒医疗不后悔
我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名白衣天使。考上医科大学后,我觉得离梦想越来越近了。然而,5年医大学习生涯结束后,我被分配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医院工作。
报到那天,我在公交车终点站下车后,找不到交通工具代步,独自拎着行李步行前往戒毒所医院。眼前所谓的医院,没有大楼,没有病房,没有门诊,整个医院就是石棉瓦的房顶和裸露出红砖外墙的几间平房,医疗设备也只有一个听诊器、一把血压计和一只手电筒,简陋程度超出我的想象。我竟是这里多年来唯一一个科班出身的本科毕业生。心理预期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让我满心失落。
日子在单调乏味中度过。虽然领导的关心让我温暖,同事的帮助让我感动,戒毒人员病情的好转让我欣慰,但总觉得高墙大院的环境和我心中的医院完全不一样,自己与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相差甚远。直到有一天,当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向我下跪磕头,感谢我救了他们的儿子时,我的心被震动了。
那次正当我值班,他们在所戒毒的儿子突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是我坚持近一个小时的心肺复苏,把他抢救过来。这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在这高墙内,专业的医疗行为,也许意味着一条生命和一个家庭的幸福,也第一次体会到这份工作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认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为了提升自己,工作满5年后,我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接受为期3年的深造。
研究生就要毕业时,我面临新的选择——是到三级甲等医院还是大墙内的戒毒所医院?导师和同学都劝我,去三甲医院更能学有所用,更利于我未来的发展。但是,在戒毒所医院工作的经历,让我割舍不下那里的一草一木。正因为那里陈旧、简陋、人才匮乏,那里才更需要我。
把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当作一份事业而不只是一个职业来做,是我硕士毕业回到戒毒所医院后下的决心。我每天在高墙大院中忙碌着,为戒毒场所医疗机构建设奔波,为戒毒人员解除毒瘾和病痛。经过多年的努力,戒毒所医院的几间破旧小平房已经变成两栋大楼,医务人员也由几人增加到几十人,医院添置了各种医疗设备设施,戒毒医疗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建设上了新台阶;身患各种疾病,尤其是身患艾滋病的戒毒人员得到专业治疗,身体健康状况有了极大改善;我利用专业知识构想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戒毒局戒毒医疗中心正在建设中,临床医学与戒毒工作相结合的学科建设也在进行中。
20多年了,看着一批批戒毒人员戒除毒瘾走向社会、走向新生,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既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事业。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喜爱的戒毒医疗事业,我无怨无悔。
(林荣卿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戒毒管理局民警)
编辑:梁霄
关键词:戒毒管理局 民警 林荣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