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探索国学教育进校园新模式 培养德智体美高素质人才
——第二届全国教育局长、校长、园长国学教育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7月29日,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教育局长、校长、园长国学教育研讨会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40余位教育界人士共济一堂。大家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践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如何国学教育成为现行教育的有益补充,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新途径、新举措和新思路。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姚枫林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姚枫林,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华商联盟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宋庆龄基金会主席蔡彦威,国务院参事室新闻顾问、中央文史馆馆员、轩辕书院院长赵德润,原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能宪,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监事长杨春茂,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辜振坤,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德慧智教育文化基金总顾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开放经济与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熊春锦等专家学者出席。赵德润、熊春锦分别做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德育是智与慧之本》的主题报告。
国务院参事室新闻顾问、中央文史馆馆员、轩辕书院院长赵德润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德慧智教育文化基金总顾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开放经济与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熊春锦
研讨会期间,与会人员围绕《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当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等主题,采取专家报告、互动交流、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帮助教育专家、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和一线骨干教师就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焦点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共同探讨了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教育实施管理办法。大家认为,回归传统文化,践行道德教育,寻找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的最佳契合点是教人育人的追求。
近些年,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德慧智教育文化基金在贵州、甘肃、内蒙古、湖南、山西等地进行了德慧智国学教育进校园的成功实践,得到了学校、学生、家长积极肯定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德慧智教育立足伏羲、黄帝、老子、孔子等古圣先贤的智慧,建立在生命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实现意识归正和智能德化,达到慧智平衡的状态。
会上,山西省古交市、甘肃省陇西县、湖南省益阳市重点介绍了推进教学改革、实践德慧智国学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和经验。其中各实验区学校建立了适合当地特色的教育模式,如陇西制定了《德慧智国学教育陇西实验区规划方案(2016——2020)》,明确了以“三步骤四阶段”为重点的工作程序,以“一五十百千万”为重点的工作目标;古交市教科局提出了3+1教育模式改革,引进德慧智国学教育,充分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课时和大课间时间开设国学课程,按照流程原汁原味地传授给学生。实践证明,德慧智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现代校园、进课堂一定会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变化。与会专家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了解,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基层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是来自贵州、甘肃、内蒙古、湖南、山西、河南、吉林、浙江、河北、山东、黑龙江、北京、四川、深圳、辽宁、青海、陕西等1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编辑:杨岚
关键词:国学教育 校园新模式 德智体美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