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汉代清白连弧纹铭带镜
图中所示这枚汉代清白连弧纹铭带镜,直径11.8厘米,圆形,素宽缘,圆钮,并蒂十二连珠纹钮座。座外内向八连弧纹缘,连弧纹与座外宽弦纹间饰以简化花蕊、兽首等图纹。连弧纹外饰两周细绳纹圈带,绳纹幽带间为铭文圈带,铭文为:“洁清白而事君,志行弇之明,幺锡之泽,疏远而目忘,美人外承可兑(说),毋绝。”
汉代清白连弧纹铭带镜
清白连弧纹铭带镜西汉较流行。汉镜镜铭中通假、错别、缺省、减笔及反书字较为常见,也有不少镜铭中多饰衬字,可见汉代铸镜对铭文的完整性、规范性一般不作严格的要求,主要是考虑铭文在镜背图案中的装饰效果。这可能与当时日常用镜大量生产,铸镜工匠们事先对铭文配置未作精心设计、随意取舍有关。见于著录的清白连弧纹镜铭文圈带字数多少、缺省,减笔及讹错情况不一,一般前两句较为一致,第四句以后随意取舍现象较普遍。罗振玉《古镜图录》与钱玷《浣花拜石轩镜铭集录》中收录的外圈48字的清白连弧镜铭文较全,梁上椿综合各镜,释此类镜的全铭为:“洁清白而事君,怨阴欢之介明,焕玄锡之流泽,志疏远而日忘,慎糜美之穷皑,外承欢之可说,慕窕于灵泉,愿永思而毋绝。”本文介绍的这面清白连弧纹镜铭文与见于著录的同类镜铭相比,字体、书风、释读有许多差别,可视为清白镜镜铭缺省的一个类型。
镜铭“玄锡之泽”一句涉及古镜表面处理技术问题。古镜初制不能直接用于映面饰容,必须经过最后一道“开镜”开光”工序。《淮南子·衔务训》:“明镜之始下型,朦然未见形容,及其粉以玄锡,摩以白旃,鬓眉微毫可得而察。”可见铸成型的镜子足以“玄锡”涂抹,再用“白旃(通毡)”打磨抛光,才会显现鬓眉清晰可映的效果。古铜镜研究专家何堂坤,通过镜表面扫描电镜成分分析、俄歇电子能谱表面半定量分析等反复测试,得出“玄锡”即锡汞合剂的结论,很有说服力。
编辑:杨岚
关键词:汉代清白连弧纹铭带镜 清白连弧纹铭带镜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