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严治考研培训乱象也有助于“教育扶贫”
随着近些年参加考研人数不断增加,考研培训的热度丝毫不输中小学生的各类补习班。然而,在考研培训市场火爆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乱象。比如,记者调查发现,很多考研培训机构招生时都会用尖子生班的超高通过率忽悠学生,所谓的“成功学员”“名校教授”也可能是人为杜撰的。(8月15日《法制日报》)
从媒体曝光的情况来看,一些考研培训已沦为瞒和骗的游戏。比如,把自学考上名校的硕士包装成往期学员,用他们的成功故事招揽生源;向考生许下种种无法兑现的“保过”承诺,一旦有纠纷则找借口搪塞、拒绝退还学费……这些考研培训机构关心的不是学生们能否如愿考上,而是想着怎样从学生身上多赚钱。
更值得警惕的是,一旦学生误入那些不具备合法办学条件和办学资质的培训机构,不仅会浪费学费和宝贵的复习时间,还有可能因为上课场所不合规范而面临安全隐患。从现实来看,很多学生被坑、被骗之后,因为维权成本高、难度大,也只能自认倒霉。一些不规范的培训班,也因此得以年复一年地作恶。
考研培训市场频现违规经营、虚假宣传、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等问题,板子首先应该打在考研培训机构身上,他们是直接责任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行为主体就没有责任。毕竟,教育培训市场乱象频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存在盲区和死角不无关系。有关部门真想严打严惩考研培训乱象,没有治理不好的道理。
当前,很多高校都在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扶贫政策,打造教育扶贫培训平台、互动平台、交流平台、公益平台,其中有一些是针对贫困学生的考研辅导公益平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关部门严治校外考研培训乱象,让更多学生尤其相对贫困的学生有机会通过正规培训考上理想的学校,也能促进“教育扶贫”。
治理校外培训市场乱象,首先需要相关机构勿忘从事教育行业的初心,做一个“教育者”,而不仅仅是做一个“商人”;其次,治理考研培训乱象也需要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和引导,尤其要严惩有问题的培训机构。此外,如果各高校能有一些正规的教育培训渠道,用良币驱逐劣币,也能减少学生们病急乱投医的可能。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培训 考研 乱象 学生


河北省港口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吞吐量
欧盟重申不会与英国重新谈判“脱欧”协议
俄罗斯圣诞气氛浓郁 莫斯科街头充满节日气氛
美前副总统赞许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作努力
新一轮也门和谈就多项议题达成一致
老楼房装上新电梯
松花江上采冰忙
2018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群像实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