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这5年 中国创造的“世界之最”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这5年,中国在多个领域创造了大量“世界首条”“世界首次”“世界第一”“世界最长”“世界最快”等“世界之最”。大量令人惊叹的工程奇迹,改变了中国,也收获了世界的赞叹。
工程成世界标杆
古往今来,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到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中国创造了大量令人惊叹的工程奇迹。这5年,中国在工程领域再接再厉,屡创“世界之最”。
铁路贯通,公路通达。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2.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唯一成网运行的高铁。2014年11月26日通车的兰新高铁,横跨甘肃、青海、新疆3省区,全长1776公里,是世界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高铁,也是世界穿越戈壁区最长的高铁,其防风工程也是世界高铁项目中规模最大的。2015年12月30日贯通的鄂拉山隧道,成为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今年7月15日全线通车的京新高速公路,全长约2739公里,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
堤坝高筑,突破难题。2016年竣工的三峡升船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升船机。2016年12月29日通车的贵州北盘江大桥,最高落差565米,成为世界第一高桥。今年7月7日,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作为史上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它首创桥—岛—隧集群方案,开辟了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被誉为“当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中国工程的“世界之最”,源于工程科技世界领先。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工程科技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它源于生活需要,又归于生活之中。
科技攀世界之巅
这5年,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频频问鼎“世界之最”。原始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高技术研发成就斐然。若干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跃升,一些战略必争领域抢占了制高点。可谓是“上天”“下海”,处处捷报。
先看“上天”。2016年8月16日,中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起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实现国家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
中国看得更远。去年7月3日,“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主体完工,成为世界上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
再看“下海”。今年3月,中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632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今年5月,随着在南海北部的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接着6月,中国承建的世界首座、规模最大深海半潜式智能养殖场正式交付挪威。
同样令人振奋的,还有“神威·太湖之光”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该套系统实现了包括处理器在内的所有核心部件全国产化。
多领域成绩突出
除了工程和科技领域突飞猛进,这5年中国在其他多方面也遍地开花,成绩突出。
贸易方面,2013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增到4.16万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一。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1.79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一。
民生方面,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最大。2013年至2016年,中国累计脱贫5564万人。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
生物研究方面,2016年4月在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上,中国实现了世界首次哺乳动物胚胎在太空发育;同年9月,深圳国家基因库建成,综合能力居世界第一。2017年,中国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深海菌种库。
据《2016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显示,2015年,中国共提交专利申请100多万件,成为首个年度专利申请量超百万国家,这也是中国连续第五年蝉联全球专利申请量之首。(陈振凯 郑园园 杨金)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中国 世界 工程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