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泉州:创新让传统工艺绽放更多精彩
“泉州悠久的工艺美术文化积淀曾令世界为之倾倒。”说起根植于泉州人生活中的民间传统工艺,福建省泉州市市长康涛如数家珍。
康涛说,早在千百年前,泉州的瓷器、石雕、木雕等工艺品就已行销全球。今天的泉州,各地生产的工艺品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坐拥“中国瓷都——德化”“中国石雕之都——惠安”等著名的生产和出口基地。
泉州市的民间传统工艺品种之盛、风格之奇、手法之巧、情趣之美,独树一帜。而让民间传统工艺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不仅源于对传统的继承和坚守,更在于把创新元素源源不断地注入其中。
制香是泉州市永春县有名的一项传统工艺。在上个世纪70年代,永春县达埔镇汉口村集体创办了汉口制香厂,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革,广开销路,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东南亚、日本及港澳地区。
汉口制香厂的快速发展,培养了数百个制香能手,成为以后集体、个体、私营和股份制香企的生力军。达埔彬达制香厂正是其中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彬达制香厂总经理曾志彬说,他们公司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和镇上许多香厂一样,彬达刚刚成立时也是以生产民间广泛使用的“拜拜香”为主。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志彬的父辈意外发现,如果把中药材成分加入香制品中,增加香的药用功能,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在市场上形成差异化竞争。此后,彬达制香厂就确定了把养生香品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并先后与福建医科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持续开展香品的研究。
2012年10月,“具有抗过敏反应的‘彬达’香新产品研发评审会”在达埔镇举行,这是达埔镇打造篾香产业产学研结合的一个新成果,也更加坚定了彬达制香厂依靠创新元素支撑企业发展的信心。
如今,彬达制香厂打造的芳香产业链条已经初具雏形,公司在中高端香料产品市场已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陶瓷也是泉州著名的传统手工艺,位于泉州北部的德化县,被赋予了“世界陶瓷之都”的美誉。目前,德化县共有陶瓷企业26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去年产值199.5亿元,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
问题是,德化的陶瓷靠什么走向了世界?
记者来到在当地名气颇大的顺美集团公司采访。1986年,顺美公司刚刚成立时,还只是一个普通的陶瓷产品家庭作坊。1992年,顺美公司开始做外销。如今,顺美公司每年出口陶瓷产品几千万件,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顺美公司的客户中,不乏迪士尼、可口可乐、沃尔玛、环球影业等知名企业。
“要让传统的中国陶瓷被世界广泛接受,关键要创新发展思路,把传统工艺与时尚文化紧密融合。”顺美公司总经理郑鹏飞说,在海外竞争中,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抓住机遇,企业就不能因循守旧,而要主动把中西方的文化融合起来。
在顺美公司的国际产品展区,摆满了与各知名外企联合开发的陶瓷卡通形象产品,比如与迪士尼合作的维尼、Kitty、Mickey家族。一位正在参观的客商说,这里简直就是“陶瓷界的迪士尼乐园”。
把更多的文化创意融入陶瓷业的发展中,已经成为德化陶瓷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随着创新元素的融入,德化陶瓷也从过去百姓生活中的“锅碗瓢盆”领域,加速拓展到了一个全新发展空间——陶瓷艺术品。作为古代“海丝”最重要商品之一的德化陶瓷,再次展现出“比黄金更名贵”的一面。
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是德化蕴玉瓷庄的第四代传人。记者来到蕴玉瓷庄采访时,他正在为去欧洲参加陶瓷雕塑艺术展做最后阶段的准备。“德化的陶瓷行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作为生活用品的陶瓷制品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利润也越来越薄。相反,作为艺术品的陶瓷制品则越来越受市场欢迎。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在文化创意方面多下功夫,把陶瓷打造成为精美的工艺品。”苏献忠说。
近年来,苏献忠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推陈出新,独立创作了许多颠覆性的作品,他大胆地运用现代视角,对德化传统陶瓷艺术进行重构;同时,通过陶瓷讲述了一个个故事,赋予作品更深的意味,发人深省。他的陶瓷艺术品多次到海外展览,深受好评。
创新,让泉州民间传统工艺企业在发展中越来越自信,也让这些传统工艺从单纯的手工技艺上升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不但在国内享有极高知名度,而且传播到了海外。
在泉州惠安县鼎立雕刻集团采访时,记者见到了公司董事长王向荣。如果没有人介绍,人们很难将眼前这位“80后”小伙子与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上“马丁·路德·金”雕像联系起来——王向荣正是这件石雕作品的设计者。
在王向荣看来,惠安石雕行业的未来不在于制造,而在于创造。石雕行业的发展,靠的不仅仅是技术,只有不断升级材质和艺术内涵,在作品中融入独到的创作理念,才能推动石材雕刻行业的转型升级。
如今,鼎立雕刻集团已经为世界各地奉献了数百件石雕作品。借助在石雕艺术领域的巨大成功,鼎立雕刻集团已经成为一家集大型石雕艺术工程设计与制作、石玉雕艺术品创作与雕刻、石雕艺术文化研究、国际性艺术展示平台等为一体的集团公司。
创新,已经成为连接泉州民间传统工艺和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桥梁,也是推动民间传统工艺发展壮大的强劲引擎。未来,泉州还将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调动从事民间传统工艺活动的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努力使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使传统工艺绽放更多精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火灿)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陶瓷 传统工艺 泉州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