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民革内江同心分会:点亮"一老一小"的希望曙光
点亮“一老一小”的希望曙光
——民革内江同心分会帮扶特困村民小故事
在四川内江市东兴区太安乡白窖村5组,有一位叫邹显芳的老人,她独自一人抚养孙女,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十分困难。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已经失去父母的大孙女能有饭吃有学上。如今她的愿望已经逐步实现,而为她点亮希望之灯的是民革内江市委会。
民革内江市委会的同志们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邹显芳的情形。2016年1月的一天,民革内江市委会主委柳慧、秘书长姚新红和扶贫开发协会同心分会的部分成员来到了邹显芳家中了解情况。大家了解到,邹显芳的儿子于2014年因车祸去世,儿媳丢下女儿改嫁。屋漏偏逢连夜雨,2015年邹显芳的老伴也因病去世。“我自己年龄也大了,病痛也多了,没有办法抚养照顾我的孙女了,希望你们能帮帮孩子。”邹显芳老人一边说一边抹眼泪。
帮扶小组一面鼓励老人要积极面对生活,一面送上慰问金,希望能帮老人暂时解决燃眉之急。离开时,邹显芳默默地站在屋前的空坝,目送大家走远,迟迟不肯回屋。
看到邹显芳一家的实际情况,帮扶小组也十分担忧。老人本来年龄已经大了,自身病痛多,没有经济来源也没有劳动能力,同心分会帮扶小组认为针对她的这种情况,只有走政策兜底的脱贫方法。帮扶小组主动与太安乡政府沟通后,为邹显芳申请了低保,给予了医疗救助,极大地减轻了这个家庭的负担。同时每逢过年过节还为她送去关怀和慰问金。
老人的基本生活问题解决了,只是帮扶的第一步,想要真正的让这一家能摆脱贫困,就是要解决好孙女陈芳上学问题。同心分会小组的成员多次来到邹显芳的家中,与陈芳谈心。陈芳正是青春期的年龄,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如果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她也准备辍学外出打工了。帮扶小组考虑到实际情况就主动与内江医科学校多次沟通协调,针对陈芳的特殊情况破例让她入学。学校和帮扶小组为了能解决陈芳未来就业问题,特意安排她到药剂专业学习。同心分会承诺会一直承担陈芳在医科学校读书的学费和生活费用,直到她毕业工作。
帮扶小组的成员再一次探望邹显芳时,邹显芳老人的气色好多了,笑容也多了。交谈中陈芳主动拿出了她的期末成绩单汇报她一学期的学习成果。邹显芳一家距离她们的愿望又近了一步。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同心 民革 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