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告别山峁阻隔 绝壁筑路变坦途
新华社西安8月28日电 题:告别山峁阻隔 绝壁筑路变坦途
新华社记者沈虹冰、石志勇、张斌
28日,全长828.5公里的陕西沿黄公路全线通车,它北起榆林市府谷县墙头乡,南至渭南市华山脚下,经过榆林、延安、渭南等市的12区县(含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2个乡镇1220个村,直接受益人口200多万人。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一曲中国陕北民歌响遏行云,也道出了黄坡黄水的苦与难。沿着黄河修公路,改变山塬峁梁阻隔是陕西几代人的心愿。
长期以来,黄河沿岸地区道路坡陡弯急、晴通雨阻,使许多地方还无公路通达。交通不便、物流不畅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黄河沿岸在造就众多奇绝美景的同时,也因为湿陷性地质构造和长期的地表侵蚀,形成了许多天然的阻隔和屏障。
沿黄公路建成后,可将9条高速公路、13条国省干线公路以及80条县乡公路连接起来,有效改善黄河沿岸乡村交通条件,缓解沿黄地区交通“瓶颈”制约。
距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县城20公里处,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名叫泥河沟,出行条件十分落后。“过去我到佳县县城要翻山越岭走4个小时,现在沿黄公路修通了,我骑上摩托车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到。我寻思着要在村里开个农家乐,给家里增加点收入。”今年58岁的村民武国生说。
沿黄公路的开通,改变了许多沿线地区封闭落后的面貌。陕西省合阳县百良镇岔峪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鼎盛时期人口超过3000人,过去几十年由于交通落后,人口不断外流,如今只有316人。
“我从15岁就开始外出打工谋生,在银川开过火锅店,在合阳县城里搞过装修,还在外面买了房子,没想着要回来。”38岁的村民李红林感慨地说,“以前出门要步行10公里才能到塬上的公交站,村里太闭塞,穷村留不住人。”
如今,沿黄公路修到了岔峪村村口,不远处一个大型服务区也正在建设。村支书雷武义激动地说:“我们岔峪村终于跟外边接上线了,不仅村里人外出方便了,外面的游客也能直接开车进村了。村里的微信群聊里,60多个在外打工的村民都惦记着沿黄公路通车后回来发展办实业。”
马树坪村地处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是当地最为偏远的贫困村。由于地处黄河晋陕大峡谷地势险要之处,与外界连接的只有羊肠小道,要出门必须翻越连绵不断的大山深沟,村民们长年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过去村里人害上急病,需要五六个村民轮流用担架抬着,走几小时山路到最近的马路上,再用车送到镇上医治。”48岁的马树坪村村民赵红彦说。
“临着黄河无路走”的村庄不在少数。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修筑“沿黄公路”便成为沿黄地区各级政府的共识和广大群众的期盼。
据陕西省交通厅副厅长徐明非介绍,2012年交通运输部在制定《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时,将沿黄公路纳入221省道。陕西省由此积极开展沿黄公路的建设工作,项目沿线地方政府对此也高度支持,及时解决资金筹措、征地拆迁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年财政收入仅为3000万元的吴堡县,为沿黄公路建设拿出了8000多万元配套资金,几乎相当于其3年的财政收入。
解决了建设资金来源的问题后,接踵而来的是施工上的技术难题。黄河沿岸地区沟壑纵横、山川险阻,许多施工现场都位于临河半山腰和悬崖峭壁之上,险峻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挑战。
在延安市宜川县境内,一段28公里长的“无电、无水、无信号、无施工场地”路段成为“难中之难”。施工部门为此专门修建了17条便道,总长达到了277公里,接近延安市到西安市的高速公路里程。
延安市交通局宜川项目组组长苏东东说,宜川段平均每隔600米就有一座桥,每隔300米就需要炸开一个涵洞,架桥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常常“趴”在七八十米的峭壁上分段掘进,“每向前走一步,就要炸掉196方山石”。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公路 阻隔 黄河 告别 山峁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