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驴友任性缘于监管惰性

2017年08月30日 15:05 | 作者:汪昌莲 |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鳌太线又有登山者失联!”三秦都市报记者8月27日获悉,西安一位市民和朋友日前一起去穿越鳌太线时,因体力不支被困山上。直到26日,未和家人取得联系。当天下午3时许,失联驴友家属向宝鸡市太白县警方报警,并紧急联系救援队求助搜寻,但至今依旧没有找到失联驴友的下落。(8月28日《三秦都市报》)

又是驴友擅闯鳌太线失联。近年来,驴友盲目探险事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前不久,几十名驴友穿越秦岭鳌太线,致3人死亡、5人被困。记者调查发现,鳌太线穿越近年来频频发生户外登山者遇险事故。从2012年至今短短几年时间,共有41人登山遇险,其中14人不幸遇难。特别是,驴友一旦遇险,有关部门必须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救援,造成了公共资源极大的浪费。

驴友就是户外运动爱好者,而登山探险,是驴友常用的一种户外运动方式。因为可以拥抱自然,挑战自我,锻炼意志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野外生存能力,所以深受年轻人的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运动越来越受欢迎,驴友队伍日益壮大。但驴友运动中,多数带有探险性,属于极限和亚极限运动,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挑战性、刺激性及危险性。

因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驴友的,其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体能、常识、技能等,均有较高的要求。但现实情况却是,一些探险团队是一群无体能、无常识、无技能的三无“愚友”。一旦发生了迷路等险情,因为他们缺乏专业知识和生存技能,显得惊慌失措、束手无策。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救援,后果将不堪设想。可见,对于一些任性驴友,不能一救了之,还应给予必要的限制和惩戒。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针对驴友盲目探险行为,鲜见有处罚的案例。

可见,驴友任性,缘于监管惰性,这显然值得有关部门反思。立法对驴友探险进行规范,从源头上规避驴友的任性行为,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显得非常迫切。比如,不妨借鉴安徽省的做法,将驴友探险写进地方旅游法规,规定驴友探险组织者要提前备案,不备案的,对组织者和参与者均要处罚;擅自探险遇难者,责任自负;获救者除承担救援成本,还需接受处罚。这也是以立法形式,对社会提出警示:做驴友存在一定风险,公众要谨慎为之;毕竟,安全第一,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驴友 探险 任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