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打击“黄牛”不妨试试盯人战术
“黄牛”可以说是火车站的“钉子户”,从绿皮车到高铁,这些年中国的铁路历经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黄牛”现象始终难以彻底禁绝。新华社近日报道,一些“黄牛”绕过购票实名制,倒卖火车票牟取暴利。他们有的手握数十张身份证刷票倒票,有的利用通讯软件实施线上到线下团伙作案。有“黄牛”称,暑运高峰期日入千元。
要说铁路部门不重视整治“黄牛”,可能也不客观。高铁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大大提升了运力,加大了供给,另一方面实名制的普遍化极大压缩了“黄牛”运作的空间。总体而言,“黄牛”已经没有前些年那么泛滥,尤其是最受诟病的内外勾结的倒票现象,有了很大的改善。不过只要“黄牛”依然存在,他们对于正常的购票秩序就会有干扰,应该持续进行治理。
一般而言,事先封堵漏洞的成本太大,更可取的办法是加大对“黄牛”的事后追惩力度。采用先买再退手法的“黄牛”,一个共同特征是必须使用大量别人的身份证,才能实现囤票的目的。这些身份信息有些是“借”来的,有些则是通过不法手段获取的。“黄牛”在赚取车票加价之外,可能还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旦抓获这样的“黄牛”,应该依法进行刑事追责。提高其违法成本,才有可能增加对黄牛的威慑力。
此外,过去很多地方的经验显示,很多“黄牛”是惯犯,而且有相对固定的圈子。现实地说,要做“黄牛”也有一定的门槛,需要熟悉售票规则,需要知道哪些路线车票紧张,需要掌握收集身份信息的门路。不是随便一个人坐在家里就能做“黄牛”的,不少“黄牛”经常混迹在当地火车站,对于售票人员以及车站保安人员来说,很多可能是“熟脸”。所以,各地相关部门不妨多采取原始的盯人战术,重点防范那些“熟脸”以及曾有案底的机构和个人。
比如济南铁路今年6月底在济南站附近一旅行社内查获车票62张,已支付网络订单147条,他人身份证复印件57张。该旅行社伙同另外三家旅行社,冒用他人身份信息以电话订票方式囤票。火车站附近的小旅行社,过去也一直是“黄牛”的重要窝点。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抽查监督。
“黄牛”的危害不仅在于加价赚了乘客的钱,更重要的还是扰乱了市场秩序。各地有必要对这一现象加以重视,加大治理的力度。媒体记者的暗访经常能锁定“黄牛”,监管部门不能总是落在媒体的后面。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黄牛 盯人 战术 打击 试试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行活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伦敦举行新春巡游庆祝中国春节
马来西亚槟城举办热气球节
“欢乐春节”走进联合国
铁路职工坚守岗位 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好莱坞环球影城内的“中国年味”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英国议会下院将对“脱欧”协议替代方案进行辩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