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众说 众说

收取“预录费”无异于饮鸩止渴

2017年09月04日 14:46 | 作者:谢晓刚 | 来源:南方网
分享到: 

“预交学费的就发放录取通知书,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就不能来就读。”8月13日,名为“长沙头条”的认证微博账号称,湖南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南工商职院”)要求高考统招生缴纳2000元“预录费”,规定时间内不交费的学生将拿不到录取通知书、不被录取。(8月16日《中国青年报》)

不难看出,该职院敢于冒大不韪出此下策,主要还是因为往年有部分被录取的学生开学时没来学校报到,影响了录取数量指标。而录取数量指标不仅影响到职院办学的规模和各种国家津贴,更会影响下年指标的增幅问题,而生源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是最致命的软肋。

W020170817293624357986

近年来,类似事件并不鲜见,只是各家院校争取生源各有各的手段,有的是以政策补贴为由拉拢学生,有的是通过减免学费的方式给学生吃定心丸,总之,为了抢夺生源各有各的招,各有各的桥。显然,这家收取“预录费”的职院非常不自信,在同行业招生中,或许该职院已经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对于这种以“预录费”的形式捆绑学生意愿的行为教育监管部门应该予以查实、严惩,以儆效尤,确保正常的招生秩序,从而保障好学生的自由择校权。

事实上,随着职业教育发展在我国突飞猛进,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观念和认识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各种民办、公办职院不断涌现,这既有国家政策的扶持,更有社会生产力对职院教育的呼吁。按理说,一所具备招生资格的职院不应该走向没落,更不会落到靠以收取“押金”让学生承诺入学的地步。

湖南工商职院的窘状折射出当下部分职院的生存状态,靠着学生人头拿着国家政策补贴,不思如何好好办学,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却将心思花在如何扩大办校规模,争取更多政策扶持上。如此缺乏生命力和竞争力的职院,硬件再好,又如何能够培育出社会所需的职业技术人才?

最后,还得回到那句老话上来——“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好口碑”,职院在意生源无可厚非,毕竟职院是一种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一种新兴高校类型,可如果不懂得将精力放在培育学生职业技术能力上,不放在提升学生就业率上,即便是收获再低的“预录费”,也只能换来同行的讥笑、社会的谴责、法律的制裁、学生的唾弃。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学生 职院 预录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