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众说 众说
分娩方式应有更多选择
从缓解产妇分娩疼痛的角度看,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实施“无痛分娩”技术,我国目前实施“无痛分娩”的并不多,占比尚不足10%,这和麻醉师数量不足,医院积极性不高有关。
陕西榆林产妇跳楼身亡一事引发广泛关注,涉事医院和产妇家属虽各执一词,但毫无疑问的是产妇在跳楼前承受了难以忍受的临产痛苦,因此剖腹产、无痛分娩等也成为此次事件中被聚焦的关键词。(9月6日《北京晨报》)
无论在日常生活里,还是在影视剧里,都能看到类似的场景,产妇分娩时的疼痛,不仅耗尽体力,还会产生剧烈的身体反应,令观者恐惧。医学上把人类能感受到的疼痛感分为10个级别,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感是最高的第10级。各地医疗机构都曾做过测试,由准爸爸体验分娩阵痛,大部分人到5、6级时就受不了了,仅有个别人撑到10级,也只是几秒钟,而产妇分娩往往要经历数个小时、乃至几十个小时的疼痛。
从缓解产妇分娩疼痛的角度看,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实施“无痛分娩”技术,通过在产妇腰部注射小剂量的麻醉性药物,可有效缓解产妇疼痛症状,分娩镇痛能达到90%的减痛效果。而且,“无痛分娩”是从硬膜外间隙注入药物,不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进入胎儿体内的药物极其微量,能被胎儿吸收的成分非常少,不会对胎儿产生畸变影响。
在“无痛分娩”技术发明之后,逐步获得各国医疗专家和机构的认可,并在临床得到推广使用,现在发达国家“无痛分娩”比例占绝对优势,已成为产妇首选,美国超过85%、英国超过90%。而我国目前实施“无痛分娩”的并不多,占比尚不足10%,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妇产专科医院等。
实施“无痛分娩”技术,需要麻醉师全程看护,我国麻醉师数量本就不足,缺口在30万名左右,主要集中于全科手术,没有充足的麻醉师用于分娩麻醉,导致全面推广“无痛分娩”缺乏基础条件。而且,实施“无痛分娩”会增加医院投入,降低的剖宫产率却减少了医院收入,导致医院积极性不大。因此,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增加麻醉师数量,弥补人手短缺,将“无痛分娩”纳入医保,通过提高分娩效率、增加补贴等改善医院收入。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分娩 无痛分娩 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