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沙窝窝长出“金蛋蛋”——阿拉善防治荒漠化启示
“沙海绿洲清泉,天鹅留恋金色神殿,苍茫大地是家园……”一曲《苍天般的阿拉善》唱出大漠的神奇和秘境的苍茫。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的阿拉善盟是干旱少雨、沙化严重地区之一,多年来,当地干部群众克服困难、因地制宜、科学治沙,用织密的林带锁住拓展的黄沙,用市场化意识和现代化手段,走出一条“点沙成金”、治沙致富的新路。
茫茫沙海添绿洲
阿拉善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乌兰布和、巴丹吉林、腾格里三大沙漠横亘其境内,一度趋于“握手会合”。
“过去,房前屋后都是沙丘,羊没有草吃,人也活不下去了。”阿拉善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牧民王翠英回忆说。
恶劣环境和艰苦条件没有击碎人们绿色家园的梦想。上世纪末,阿拉善盟20多万名干部群众坚定“人进沙退”的决心,进入风沙四起的大漠,义无反顾大规模造林,为后来的科学治沙总结教训、积累经验。
1992年起,林业部门在广袤的腾格里沙漠边缘实施飞播造林。如今置身其中,只见花棒、白刺等沙生植物随风摇曳,曾经的荒芜大漠焕发勃勃生机。“现在草木多了,风沙少了,生活也变好了。”王翠英说。
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阿拉善右旗境内的雅布赖山脚下,几年前人工播撒的柠条、白刺等沙生植物种子,变为茁壮成长的树苗,形成一道道绿色屏障,对阻止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握手”起着重要作用。
阿拉善盟林业局局长陈君来告诉记者,依托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全盟对3000万亩天然乔灌木林实施封禁保护,辐射带动9700万亩林草植被恢复;在三大沙漠周边采取飞播、封育、人工造林、退牧禁牧等工程,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形成防风固沙的锁边林带。
位于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下游的额济纳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上游和中游气候变化、用水增加,导致大河断流、湖泊干涸、风沙肆虐。2000年,国家启动黑河流域水量统一管理调度,给额济纳绿洲和黑河尾闾湖东居延海带来新生。
东居延海连续13年不干涸,水域面积扩大到42平方公里左右,前来栖息的鸟类由2010年的14种增加到目前的65种,数量也由数千只增至3万余只,堪称戈壁奇景的这片大湖,碧波荡漾,鸥鹭齐飞,游人如织。世界三大胡杨林之一的额济纳胡杨林,面积由2000年的39万亩增加到44万亩。
沙窝窝长出“金蛋蛋”
前些年,由于风沙大而扔下草场、另谋出路的农牧民,看到政府的引导和发展的远景,纷纷回到嘎查,参加合作社,种植梭梭和肉苁蓉,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
58岁的郭新军是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镇哈图呼都格嘎查的一名牧民。17年来,他围封、补种了上万亩梭梭林。“这片林子能抵挡风沙,在梭梭根部嫁接肉苁蓉能挣钱,沙窝窝里长出了‘金蛋蛋’。”他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家的房前屋后多为沙丘,天然植被退化严重。“羊没有草吃,卖不上价钱,收入也没了来源。”新世纪以来,当地鼓励牧民参与人工造林,学习肉苁蓉、锁阳等中药材嫁接技术,片片绿洲渐渐恢复,人们收入明显增多。
掌握肉苁蓉嫁接技术的郭新军尝到了增收甜头,把家里300多只羊和70多峰骆驼全部出栏,一门心思种起梭梭,嫁接肉苁蓉。“种树以后,收入大幅增加。”他说,去年全家收获3000多公斤肉苁蓉,纯收入约17万元,而放牧时全家年收入仅2万元左右。他后来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有40多户牧民成员,越来越多人积极参与梭梭和肉苁蓉产业。
阿拉善盟科技局局长王柱芳说,全盟近年来吸引了48家企业投资沙产业,近5年投资24亿元,建设了梭梭、白刺、黑果枸杞、沙漠葡萄、沙葱、双峰驼、白绒山羊等23个种植养殖基地,从事沙产业的农牧民超过2万人,沙产业经营性收入占他们纯收入的40%左右,沙产业已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当地还利用“沙漠之舟”骆驼,开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坐落在阿拉善右旗的骆驼产业科技园,集骆驼良种繁育、驼产品加工、驼功能研发、驼文化传承、专业合作社联营于一体,液态奶、骆驼奶粉等20多种产品已投入生产。
转型成就绿色梦
地广人稀、生态脆弱,既非粮仓,又非牧场,这是阿拉善盟的自然条件。当地明确生态定位,推进工业集中发展、农业收缩发展、牧业适度发展,增强了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阿拉善盟农牧业局局长魏雄会说,全盟按照农业收缩、农村整合、农民集中的思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严禁新开耕地,将耕地控制在30万亩以内,把198个行政村整合为170个,209个自然村整合为29个,减少人对自然的破坏。在畜牧业领域,全盟以牧业适度发展、牧区合理布局、牧民兴业守边为思路,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强双峰驼、白绒山羊等优良畜种保护,推进畜产品加工业精深化、高端化发展。
以往,工业遍地开花,技术较低端,同质化严重,造成资金分散、资源浪费,环境压力大。2015年,当地按照园区集中、产业升级、环保达标的思路,撤并一批小而散、环保不达标的工业园区,关停水资源缺乏地区多家小工厂,以及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的煤矿、洗煤厂等。阿拉善盟依托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较完备的节能环保设施,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石墨深加工、精细化工等产业。
阿拉善盟还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发展战略,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城镇建设、对外开放等深度融合。眼下,一系列活动将在金秋时节陆续而至,为期一个月的阿拉善越野e族英雄会9月15日开幕,额济纳金秋胡杨节、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玉奇石文化旅游节、阿拉善骆驼节等活动也将相继举办。
去年,越野e族英雄会吸引全国31个省区市近8万人参加,还有来自美国、日本、法国等17个国家1500多人参加了汽车、航空表演展示,实现旅游收入5.42亿元。(记者 殷耀 于嘉)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阿拉善盟 产业 沙漠 发展 窝窝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