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全国政协调研“少数民族戏剧的传承与发展”
9月21日,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少数民族戏剧的传承与发展”调研组在雨中驱车3个小时,行驶150多公里,来到一座大山脚下,再沿着盘山路向山顶行驶,才到达此次调研的目的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的黄洛瑶寨。
一块“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牌子首先引起了委员们的注意。县长吴永合是侗族人,他告诉大家,龙胜县里苗瑶侗壮汉等10多个民族世世代代团结和谐地居住在一起。是周恩来总理说,这里的各民族这样和谐共处,就叫“各族自治县”吧!所以龙胜县成为中国中南地区最早施行少数民族自治的地方。
这里的人们爱惜生存环境。县长说,龙胜县400多条河流,严禁采砂、挖石、淘金等行为。习近平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山,保护好我们的水。正是这种保护生态的意识,使得生态旅游成为当地一项可观的收入。黄洛瑶寨共七八十户人家,年均纯收入达到500万元!委员们赞叹不已,也惊讶不已。
“看来这里实现精准扶贫是没问题的!那么除了旅游产业,戏剧文化在你们这个大盘子里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刘德旺委员和特邀专家青海省政协副主席李选生问到。
“戏剧文化在我们这起的作用可不小哩!这里旅游产业是和本地文化结合在一起的。看戏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委员们被请到一座富有当地风情的古朴木楼中,抬头,见木楼上挂着“黄洛戏台”的牌匾。小小的寨子,有一座大戏台!黄洛“有戏”!
侗族琵琶歌《郎才女貌侗家人》、侗歌《嘎九》、《嘎换段》,还有著名的侗戏《珠郎娘美》!《珠郎娘美》讲述的是封建时代侗乡男女青年渴望自由、勇于追求爱情和平等的故事,是侗族地区广为传唱的诗篇,也是当代侗族文化宝库中一笔珍贵的文学遗产。在清末,它被改编成侗戏剧本,后来还曾以《秦娘美》的名字搬上了电影荧幕。2008年,《珠郎娘美》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目是由广南侗寨的群众来表演的,他们的身段、唱腔之美,真可以和专业演员们较量一番呢!连男扮女装、插科打诨的丑角儿都惟妙惟肖!
正演着,木构建筑的戏台屋顶上开始漏雨,接雨水的盆就放在委员们身边,而这一切都丝毫未能影响委员们调研的热情。“这也是侗戏的魅力所致。”委员们说。
委员们问到侗戏在当地的传承情况。县长说,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唱侗戏!尤其在婚嫁、春节这样的喜事、节庆期间,村民自发地集中到寨子的鼓楼里,连演几天。鼓楼平时是寨子集会、议事的重要场所,可见侗戏在寨子里的重要地位。演出的内容基本围绕着村民的生产、生活。如今很多演出都是村民自编自导的,所以这里的侗戏也是“与时俱进”!演珠朗的小伙子,在铁路上工作,每天能收入五六百元呢,寨子里演侗戏时,他都会回来演出。看到侗戏在龙胜县生生不息、有声有色地传承着,委员们很欣慰。
演出最后,来自普米族的歌唱家茸芭莘那委员也被当地群众热情地请上舞台。茸芭莘那说,此刻,有一首歌,最能表达我的心情,就是那首《天路》:“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看到当地少数民族戏剧得以很好地保护和传承,茸芭莘那欣慰之余心中更有一份敬意!她说,我也是人口较少民族中的一员,看到这里的发展,我想到了家乡怒江。党和政府把温暖送到这里,为我们铺就了一条吉祥之路,我们一定会越走越好!龙胜各族自治县,也会永如歌中所传唱的:“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调研 委员们 侗戏 全国政协 少数民族戏剧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