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众说 众说

书记强了,老乡有奔头

2017年10月11日 09:10 | 作者:顾仲阳 向小东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镜 头

“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秋风送爽,在贵州省习水县土河村文化广场上,当土河村第一书记贺应贵再次提起习近平总书记对小康生活的描述时,现场一片沸腾。“总书记的话正在我们村一个个变成现实。”村民袁永昌细数起村里的变化,“第一书记来了,村子新修了村卫生室,看病不用来回跑;投钱维修了小学,孩子上学条件更好了;建起了荷塘,环境漂亮了……”

解 说

当初上任第一个月,贺应贵就用脚丈量了全村607户村民的实情。土河村虽说是桑木镇桑木鸡的主产地,但长期以来没有能人“扶上马”,村民们只能眼巴巴看着邻村人的钱袋子鼓起来,自己村成了“破落户”。

贺应贵上任后,第一时间着手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村班子,请来习水县农牧局的专家团队,大力发展“两蛋两鸡(土鸡、乌骨鸡)”产业……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土河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提高3倍。土河村还成功打造了遵义市级“两蛋两鸡”集体经济示范点,预计今年产值能达200万元以上,带动全村75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票子”多了,“房子”也得美起来。“环荷塘修建自行车道,你们愿意吗?”“垃圾怎样才能确保不落地?”贺应贵一次次与村民促膝长谈,村民逐渐从看客变成了主角。全村117户人居环境整治全部由老百姓自己动手,如今的土河村总有欢笑声萦绕耳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向下延伸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国共有19.5万名贺应贵这样的第一书记成为脱贫攻坚一线“领头雁”。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土河 河村 书记 老乡 奔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