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数字五年:从万米海底到深邃太空 看中国制造新高度
【数字五年】从万米海底到深邃太空 看中国制造新高度
曾经,中国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畅销全球,不过“低端”、“廉价”、“模仿”,这样的刻板印象也如影随形。
过去的五年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着深刻变化,也让“中国制造”这四个字更具含金量。现在,让我们从地面出发,沿海拔高度线,来一趟 “中国制造”的旅程吧。
水下1266米,“蓝鲸1号”,完成了我国第一次海底可燃冰的开采。这个我国研制的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钻井深度超过15000米。
这五年,世界首座全自动“智能渔场” 、第六代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2”、第一艘完全自主建造的航母,一个个大国深海重器,让中国制造更加精彩。
地面上,高铁正以每小时350公里的速度高速运行,五年来,中国高铁的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的高铁轨道上、城际铁路、地铁和轻轨上,奔驰着中国造的各种机车。
这是正在建设之中的空中能源走廊。它能把电力资源,传输到3000公里以外,这五年,中国投运的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超过1.94万公里。让全球能源互联互通成为可能。
五年来,中国制造,创下了多个世界纪录:高速公路里程13.1万公里,世界第一;城市轨道交通4153公里,世界第一;光缆线路3041万公里,世界第一;
201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更是突破24万亿元,占全球的比重超过1/3,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
而在更高的空中,中国制造正在开启未来。这是国产大飞机C919的最大飞行高度。如今,中国制造的世界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AG600、大型运输机运20、新一代隐形战斗机歼20,在蓝天上组成了中国制造的航空编队。
再向上看,在这看上去深不可测的太空中,170多颗中国制造的航天器闪耀其中,将中国带入航天大国的行列。
从万米海底,到深邃太空,五年中,中国制造正在实现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展现出的实力世界瞩目。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中国 制造 五年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