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生态旅游展“钱景”浙江丽水争当绿色发展探路者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丽水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19%。定位于第一战略支柱产业的生态旅游业,成为丽水绿色经济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和“钱景”。
近年,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丽水的生态旅游业迅速崛起。丽水市旅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当地旅游总收入535亿元,旅游收入连续11年保持25%以上的高增长率,在浙江省居于前列。
丽水地处浙西南,境内群山绵延、风光秀丽,被称为“最后的江南秘境”,是浙江乃至华东地区的重要天然生态屏障。
从2003年“生态立市”,到2016年提出打造全国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双示范区”,十多年的绿色发展让丽水常年空气优良率超过95%,稳居全国前十。
丽水市委书记史济锡说,生态是丽水最亮丽的底色。目前,丽水的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居全国第二,水环境质量居浙江省第一,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3年位列浙江省第一。
近年来,借助全域景区化的打造,“城、镇、村、景”的重新整合,整个丽水更是成为“居旅皆宜、主客共享”的大景区。
大山深处的龙泉宝溪乡是瓯江、钱塘江和闽江的发源地之一。过去,小作坊淘洗瓷土污水直排,宝溪一度变成“牛奶溪”。经过治理,宝溪已变清流。
因为看中这里的生态环境,隈研吾等11位国际建筑大师曾来此举办国际竹建筑双年展,留下了15座各具特色的竹建筑。仅去年就吸引来11万人次的游客,乡里因此办起精品民宿50多家。
如果说生态优势激活了丽水的全域旅游,农旅融合则打开了丽水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
缙云县新建镇笕川村,距金丽温高速缙云出口两公里,距缙云高铁站7公里。去年,当地迁菇棚、拆猪棚,加上从村民手中流转了500多亩土地,打造出笕川“美丽花海”,短短33天光门票就卖出了400多万元。今年,笕川村在原来花海和灯海的基础上,新增游乐设施,上半年接待游客约11万人次,门票收入241万元。
龙泉市小梅镇黄南村是一个历史文化名村,这里有始建于明代的古桥、有千年古刹、还有保存完好的老街等,但因为单纯种植农产品,村民收入并不高。
2011年,借助良好的环境优势,黄南村开始利用水稻种植间歇期和农闲土地种植油菜,稻田变成了美丽的大花园。该村还以田园风光、农家生活、传统民俗为特色,连续6年举办油菜花节暨春耕农耕仪式,每年吸引数万人前来观赏,还带动了周边餐饮和农产品的销售。“油菜花”也被村民称作“有财花”。
“农业+旅游”让丽水乡村成为了创富的“聚宝盆”。蜂蜜、茶叶、食用菌、土猪、土鸡、山茶油、番薯干等原生态农产品,经过“丽水山耕”品牌重新包装设计,变成了精致的旅游商品;感受山居风情,体验别样山居生活的“丽水山居”,成为了丽水的乡村特色民宿品牌。
仅去年“丽水山耕”的销售额就超过20亿元;丽水3251家农家乐、民宿,接待游客2220万人次,营业总收入23亿元。住“丽水山居”、喝“丽水乡茶”、品“丽水山耕”成为丽水旅游的新标签。
山货走出山门,“山景”变成“钱景”。全域旅游、农旅融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丽水带来了深度红利。
2016年,丽水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59元,比上年增长9.7%;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浙江省第一,其中农民收入增幅已连续8年居该省第一。
8月底,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总体方案》,这标志着丽水成为浙江省首个省市县共建的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
史济锡说,丽水的目标是要率先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国标杆、“诗画浙江”的鲜活样本。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丽水 生态 旅游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