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庞晓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带来了变化

2017年10月18日 14:19 | 作者:郭帅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每年两会庞晓丽都为乡村教师这个群体鼓与呼,而最近几年,由上至下推动乡村教师发生的变化,令她欣喜不已。

这个变化要从一份文件说起。国务院2015年颁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计划,意味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330万乡村教师成为该项政策的受益者。庞晓丽认为,“这样的变化与政协委员对乡村教师的大量调研和呼吁是分不开的。”

2015年12月31日青海省下达《青海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我们省是人社厅和教育厅共同负责,到目前来看效果非常不错。”

乡村教师究竟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计划》明确提出要提高中小学乡村教师待遇,这一点切实地惠及了广大乡村教师。据庞晓丽了解,目前青海省乡村教师待遇比城市同级教师高500元至1000元不等。“这笔钱对青海省边远地区的教职工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待遇提高了,乡村教师还需要什么?庞晓丽告诉记者,很多乡村教师不仅仅希望提高收入,他们也希望得到更多的职业认可和鼓励。“这几年,职称(职务)评聘开始向乡村学校倾斜,结合实际,乡村教师评职称时外语水平和论文数量不再是刚性指标,而是更注重乡村教师的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

庞晓丽在家乡看到了《计划》的落地。青海省以青海湖为中心进行划片,黄南、玉树、果洛这三地因为海拔高,自然环境较为恶劣,所以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这三地教师特别照顾,只要在这些地方担任教师满16年就可以评为副高职称。“对高中老师可能诱惑不大,但对于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乡村教师是很大利好。”

庞晓丽欣喜地说:“青海省今年解决了将近5000位乡村教师的副高职称评选,过去每年只有不到300人的指标,这确实是历史性的突破。”

“乡村教师待遇的提升和职称评选指标的增加改变了农村过去人才向行政单位单向流动的问题。”庞晓丽说,“在偏远区县,现在的教师待遇高于当地处级干部。”

今年8月,庞晓丽到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调研,当地一位教研主任告诉她:“有一位老师有机会调任乡长,但他坚决不去,因为工资远远比不上副高职称的教师工资。”当地一些小学老师热泪盈眶地告诉庞晓丽:“我都没想过这辈子可以有机会评上副教授,原来材料都是怎么交上去再怎么退回来,真的没想到这次就成了,国家政策真的越来越好。”

“乡村教师现在确实留得住,用得好。”庞晓丽说。“年轻教师在教学上也有了很大积极性,政策的利好稳住了他们的心,让他们有了盼头,呈现出了一种饱满、积极的精神状态。原来幼儿园的老师评上副高的概率是千分之一,但现在政策放开,只要在岗位上脚踏实地耕耘,都有机会评选。”

“乡村教师政策的放开给支教工作也带来了一定利好。”庞晓丽告诉记者,一位曾经在西宁市贾小庄小学任职的老师到玉树州支教一段时间后,把家人也接到了玉树州,因为他的职称评选在这里有了盼头。“这对吸引优秀城市教师下乡教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庞晓丽说。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乡村教师 支持 计划 青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