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一只黑山羊的“致富经”——国家电投产业扶贫探索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一只黑山羊的“致富经”——国家电投产业扶贫探索
新华社记者姜琳
初秋,地处乌蒙山区连片特困区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拉木阿觉乡罗布采嘎村,村民吉格马黑刚卖掉今年第八只羊。敞亮的后院里,一只大腹便便的黑山羊正走进羊圈,几只小山羊尾随其后。
“马上又要下一窝。每只羊能卖1000到1200块钱,养羊不到一年已经赚了快一万元。”吉格马黑告诉记者,过去家里只靠三亩旱地种玉米土豆,一家五口一年收入才3000多块,现在日子好多了。
像吉格马黑一样,在拉木阿觉乡,已经有三个村的村民依靠黑山羊养殖实现了脱贫。一头“小山羊”,如何在扶贫攻坚中发挥“大作用”?在美姑县定点扶贫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费了一番思量,下了一番功夫。
“别小看这只羊,在国内山羊品种中繁殖能力罕见。母羊大多数一年能生两胎,生长发育也快,属于美姑地区的特色品种,但以前村民很少养。”国家电投派出的扶贫干部申太明说,不少贫困地区都在“靠羊致富”,但这么易繁殖、好养的不多。
美姑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彝族人口占98%以上,农村大部分人口过去都生活在大山深处,村民既没有养殖经验,也没有种植技术。搬出大山住进新居,村民怎样才能找到最简单易行的创收门路,申太明考察了许多项目,最后把目光锁定到了黑山羊身上。
从目前销售火爆、供不应求的结果看,黑山羊产业化养殖的效益已显现出来。不过,让只知道种土豆玉米的村民接受山羊养殖,可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国家电投选派的彝族干部、拉木阿觉乡核马村第一书记吉克依沙对此深有感触:“一年前我们投入资金330万元,向村里每户贫困户分发了5只母羊,可有些村民不理解。他们认为自己都吃不饱,还养什么羊呢。一些村民甚至把领到的羊吃下了肚。”
对此,吉克依沙和乡政府一道想出了“借羊还羊”的办法,以“借”的形式,让村民懂得珍惜。部分有致富愿望的村民借了山羊回去养殖,短短几个月,第一批羊羔繁育,第一笔收入兑现。村民们从中尝到甜头,越来越多人加入了养羊的队伍。
如今,黑山羊产业化养殖已惠及美姑县10个乡镇的3100户贫困户。一个个彝家小院里被珍视的黑山羊,不仅改变了贫困乡间的生活,更改变了曾经“等靠要”的发展方式。
着力为贫困地区“把脉”,将贫困地区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优势,因地制宜培育“造血干细胞”,国家电投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推动多地贫困村民走上可持续的自我发展之路。
在太阳能丰富的河南商城,国家电投在全县推广村级光伏扶贫工程,项目建成后能保障363户贫困户20多年持续增收。
在农业基础较好的陕西延川,重点发展蔬菜大棚产业,为50户贫困户新建五代加强型蔬菜大棚,200余人受益,每户农民每年增收约2万元。
在山高林绿的贵州纳雍,利用无污染环境发展肉牛养殖,已帮助415户1500人脱贫致富……
截至目前,国家电投已投入扶贫与援助资金已超过1亿元,实施扶贫项目45个,直接帮扶3869人脱贫;其制定的“十三五”定点扶贫与对口援助规划,将惠及贫困人口7362户共计26135人。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山羊 扶贫 黑山 国家 家电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