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要闻 要闻
习近平细绘“现代化强国”图景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电 题:习近平细绘“现代化强国”图景
中新社记者 马学玲
中国力争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之后,中国将走向何方?
对于这一历史之问,习近平18日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共十九大作报告时给出了答案。报告将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30年,分两个阶段来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评价称,十九大报告用“两个阶段论”绘制出未来中国发展的图景。
在报告中,习近平分别详细描绘了实现两个阶段目标时中国的面貌。譬如,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到2050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等等。
对于这一新目标,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就像当年提出“三步走”战略一样,今次“两个15年”的总体设计是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中共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中新社记者注意到,自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两个一百年”后,中共对于这两个时间节点要达到的目标不断与时俱进地进行细化和丰富。譬如,在此之前,中共提出的是要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有分析称,现在,这一目标变得更加深刻,要建成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显示出强大的决心和信心。同时,这一目标也变得更加丰富,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后又增加了“美丽”,这一增加围绕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化的是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的提法。
对于中共提出的这一新目标,竹立家分析称,这是由当下中国的历史方位决定的。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就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受访专家指出,提出“两个15年”这一新目标的背后,是中共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竹立家谈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判断,对于中国未来制定发展、改革政策将产生深远影响。”
新时代之下的新目标,引领的是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征程。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指出,这无疑将凝聚人心,进一步提振民族信心。(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习近平 现代化强国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